[实用新型]一种电熔管件的二次注塑模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018662.7 | 申请日: | 2014-01-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129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 发明(设计)人: | 褚红波;饶攀;黄桑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伟星新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14 |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吴秉中;余培养 |
| 地址: | 317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熔管件 二次 注塑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注塑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注塑能防止电阻丝外露的电熔管件的电熔管件的二次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电熔接合是PE电熔管件与管子间的接合。电熔管件由嵌入在它和管子之间的接合面内的加热元件通过焦耳效应加热,使它们周围的材料熔化,从而使管子和管件表面熔在一起。电熔布线的工艺是先注塑出管件半成本,再通过布线机把电阻丝布置在管件里。在90度管件和45度管件中这种布线工艺会造成管件转角处的电阻丝外露,外露的电阻丝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影响连接管材的使用,降低使用寿命,而且由于电阻丝生锈还会造成水质污染。为了改进此问题,需要在90度管件和45度管件的弯角位置设置凸块,包裹住电阻丝,但目前还没有类似的模具,因此,设计一种对管件进行二次注塑的模具,显得尤其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注塑能防止电阻丝外露的电熔管件的电熔管件的二次注塑模具。
所述的一种电熔管件的二次注塑模具,包括分别与注塑机上板、下板固定的上压机板和下压机板,上压机板下设置芯子固定板,芯子固定板下连接动模芯子,下压机板上设置定模芯子,上压机板、芯子固定板及动模芯子上对应位置设置浇口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模芯子与定模芯子垂直配合连接,用于安装管件,动模芯子与定模芯子连接处设置与浇口套相通的流道,动模芯子与定模芯子的连接处相对于管件转角的位置设置二次注塑空腔,芯子固定板上设置用于固定管件的锁紧机构。
所述的一种电熔管件的二次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紧机构包括紧密设置在芯子固定板上的斜向锁紧芯子,芯子固定板上设置安装槽,斜向锁紧芯子一端设有弹簧,设有弹簧的一端位于安装槽内,另一端伸出芯子固定板与管件触接。
所述的一种电熔管件的二次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斜向锁紧芯子与管件触接的一端端头上设置缓冲块。
上述的一种电熔管件的二次注塑模具,包括分别与注塑机上板、下板固定的上压机板和下压机板,上压机板下设置芯子固定板,芯子固定板下连接动模芯子,下压机板上设置定模芯子,上压机板、芯子固定板及动模芯子上对应位置设置浇口套,动模芯子与定模芯子垂直配合连接,用于安装管件,动模芯子与定模芯子连接处设置与浇口套相通的流道,动模芯子与定模芯子的连接处相对于管件转角的位置设置二次注塑空腔,芯子固定板上设置用于固定管件的锁紧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通过二次注塑空腔对管件的弯角处进行二次注塑,得到用于包裹弯角处电阻丝的凸块,有效解决管件的电阻丝外露问题,从而避免了其外露带来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浇口套,2-上压机板,3-芯子固定板,4-管件,5-动模芯子,6-流道,7-下压机板,8-定模芯子,9-二次注塑空腔,10-缓冲块,11-弹簧,12-斜向锁紧芯子。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电熔管件的二次注塑模具,用于对管件进行二次注塑,特别是对带弯角的90度管件等,对其弯角处容易外露的电阻丝位置再注塑,增加包裹电阻丝的凸块,防止其外露,它包括分别与注塑机上板、下板固定的上压机板2和下压机板7,上压机板2下设置芯子固定板3,芯子固定板3下连接动模芯子5,下压机板7上设置定模芯子8,上压机板2、芯子固定板3及动模芯子5上对应位置设置浇口套1,所述的动模芯子5与定模芯子8垂直配合连接,用于安装管件4,动模芯子5与定模芯子8连接处设置与浇口套1相通的流道6,动模芯子5与定模芯子8的连接处相对于管件4转角的位置设置二次注塑空腔9,芯子固定板3上设置用于固定管件4的锁紧机构,锁紧机构包括紧密设置在芯子固定板3上的斜向锁紧芯子12,芯子固定板3上设置安装槽301,斜向锁紧芯子12一端设有弹簧11,设有弹簧11的一端位于安装槽301内,另一端伸出芯子固定板3与管件4触接,为了防止斜向锁紧芯子12下移时将管件4磨损,本实用新型在斜向锁紧芯子12与管件4触接的一端端头上设置缓冲块10。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注塑过程为:先移动上压机板2、芯子固定板3及动模芯子5,将90度的管件4直角一边插入定模芯子8内,再移下上压机板2、芯子固定板3及动模芯子5,使动模芯子5插入90度的管件4的另一边,下压上压机板2、弹簧11被压缩,斜向锁紧芯子12向下作微小移动,顶住管件4使其固定,此时,动模芯子5与定模芯子8连接处的二次注塑空腔9位置管件4转角的位置,该二次注塑空腔9与流道6及浇口套1相通,通过浇口套1对二次注塑空腔9进行注塑,得到包裹管件4弯角处电阻丝的凸块。注塑结束并定型后,向上移动上压机板2、芯子固定板3及动模芯子5,斜向锁紧芯子12在弹簧11的作用上,上移一点,松开管件4,向右拉出管件4即可,得到通过二次注塑后,带凸块的管件4,该管件4避免了电阻丝的外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伟星新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伟星新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1866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外部冲击制造装置
- 下一篇:用于不平衡量的测量装置及其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