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新型光学系统的LED投光灯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018235.9 | 申请日: | 2014-01-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867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 发明(设计)人: | 吴少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市东冠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29/00;F21V23/00;F21V5/00;F21Y101/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中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新型 光学系统 led 投光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新型光学系统的LED投光灯。
背景技术
现有的LED投光灯,当功率超过15W时,对散热的要求就特别高,否则严重影响LED灯的使用寿命,而现有的LED投光灯的老式散热器极大地限制了其功率的提高,另外,现有的LED投光灯抗炫光和透光性能差,因而,有必要设计一种新型的LED投光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新型光学系统的LED投光灯,该具有新型光学系统的LED投光灯透光效果好,且散热性能优异。
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一种具有新型光学系统的LED投光灯,包括散热体(1)和嵌装在散热体前端部的LED发光模组;所述的LED发光模组包括基板(2)和设置在基板上的LED灯(4)和镜片组;镜片组包括外层的UV镜(3)以及具有纳米镀层的位于内层的透镜(16);
散热体的前段为球冠型,散热体的后段为圆柱形;散热体的后段的端部设有一个散热柱(1)和12片翅片(11);12片翅片等间距分布在散热柱的周向,相对于散热柱呈辐射状分布;每一片翅片上设有向后伸出的3片羽片(14);
散热体前端部设有一个用于容纳LED发光模组的凹陷部;所述的散热体前端部设有6个径向设置的与所述凹陷部相通的前端散热孔(15);
在散热柱上设有6个轴向的直通所述凹陷部的后端散热孔(12),6个后端散热孔等间距周向分布;
LED灯为52颗,采用三圈的圆形阵列模式排布。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新型光学系统的LED投光灯,采用基于仿生的一体式散热体(兼做光源的壳体,采用金属材质),其散热柱和多个翅片能有效散发LED灯产生的热量,翅片上再设置羽片,散热效果更明显。翅片和羽片分别模拟鸟翅和鸟羽。
采用前端散热孔和后端散热孔实施前后综合散热,散热效果更明显。
所述的镜片组包括UV镜和具有纳米涂层的透镜【如采用尼康的纳米镜片,为现有技术】,抗炫光能力强,且透光性能优异。
采用PI控制器,电路设计简易,易于实施,控制简便,具有智能调光功能,调光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新型光学系统的LED投光灯的光源主体的结构示意图(侧视图)。
图2是图1中A-A向剖视图;
图3是图2中B-B向剖视图;
图4为LED灯的分布示意图;
图5为控制电路的原理框图。
标号说明:1-散热体,2-基板,3-UV镜,4-LED灯;11-翅片,12-后端散热孔,13-散热柱,14-羽片,15-前端散热孔,16-透镜。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5所示,一种具有新型光学系统的LED投光灯,包括散热体1和嵌装在散热体前端部的LED发光模组;所述的LED发光模组包括基板2和设置在基板上的LED灯4和镜片组;镜片组包括外层的UV镜3以及具有纳米镀层的位于内层的透镜16;
散热体的前段为球冠型,散热体的后段为圆柱形;散热体的后段的端部设有一个散热柱1和12片翅片11;12片翅片等间距分布在散热柱的周向,相对于散热柱呈辐射状分布;每一片翅片上设有向后伸出的3片羽片14;
散热体前端部设有一个用于容纳LED发光模组的凹陷部;所述的散热体前端部设有6个径向设置的与所述凹陷部相通的前端散热孔15;
在散热柱上设有6个轴向的直通所述凹陷部的后端散热孔12,6个后端散热孔等间距周向分布;
LED灯为52颗,采用三圈的圆形阵列模式排布。
如图4所示,内圈4颗、中圈12颗,外圈36颗。
所述的具有新型光学系统的LED投光灯还包括用于对LED灯调光的控制板,控制板上设有电位器、光强传感器、放大器、模拟PI控制器、PWM脉冲发生器和用于控制LED灯供电通路通断的电控开关;所述的电控开关为三极管、MOS管或固态继电器;模拟PI控制器为基于运算放大器的控制器;电位器的输出电压端接模拟PI控制器的给定输入端;光强传感器的输出信号经放大器放大后送入模拟PI控制器的反馈端,模拟PI控制器的输出端接PWM脉冲发生器的输入端,PWM脉冲发生器的输出端接电控开关的控制端。控制板引出的2根电源线经1个或2个后端散热孔与位于所述凹陷部中的基板相连;后端散热孔兼做导线引入孔。
PWM脉冲发生器为现有成熟技术,调整电位器设立给定值,电位器输出不同大小的电压对应不同的亮度,控制器的输出量为占空比,PWM脉冲发生器用于根据控制器的输出量来输出不同占空比的PWM脉冲控制电控开关,实现自动亮度调节,PWM脉冲发生器采用逻辑电路、模拟电路或FPGA实现。电控开关串接在LED灯的供电回路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市东冠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市东冠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1823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铜及铜合金带坯铣屑气吹扫装置
- 下一篇:一种导轨射灯旋转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