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产品包胶加工的立式塑胶模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018147.9 | 申请日: | 2014-01-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508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 发明(设计)人: | 唐征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星河精密压铸模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14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吴世民 |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产品 加工 立式 塑胶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注塑模具,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产品包胶加工的立式塑胶模具。
背景技术
当一个零件产品上包括有金属件与塑胶件,且金属件与塑胶件需要连结为一体时,常常会使用塑胶模具进行注塑包胶加工。
注塑包胶的原理是通过将金属零件放置并固定在模具的模腔内,通过注塑对金属零件进行包胶,使金属零件的整体或部件被塑胶包裹,以满足产品的设计、使用需要。
现有的包胶加工其包括有打开模具、摆放五金件、合模、射料成型、开模以及取出包胶产品等步骤,其在加工过程中,因模具的形腔固定于下模座内,这就需要人工将金属件摆放至模具内的形腔中,这就使得作业员在操作时手要伸进机器和模具里面,这样,一方面因为模具内空间较小,不易操作,在摆放时,易出现摆歪、漏摆等情况,且不易被发现,同时,现有的塑胶模具内,往往是一次性加工多个零件,故而需要人手不断的在模具内进出,另一方面,人手进行模具内操作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具体的说,当其它人或是操作者本身误触开关时,或是注塑机本身的控制开关出现问题时,运行的冲床会对操作者造成严重的伤害,易出现安全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具形腔可左、右取出,以方便操作者在模具外进行金属件摆放,提高操作安全性的塑胶模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产品包胶加工的立式塑胶模具,包括有面板、底板、模脚、A板、B板、顶出机构、活动镶块以及导柱。
所述A板安装在面板上;
所述A板上设有多个导柱;
所述A板上还挖有多个形腔槽;
底板上固装有两个模脚;
顶出机构安装底板下,位于两模脚之间;
所述顶出机构包括有顶针底板、顶针面板以及顶针;
B板安装在两模脚上,与两模脚固定连接;
所述B板上设有与所述导柱对应配合的导孔;
所述B板上横向设有一通槽;
所述通槽的槽底设有多个镶块定位块;
所述通槽的槽道截面形状、尺寸与活动镶块相适配;
所述活动镶块安装在所述通槽内;
所述活动镶块上设有多个用于放置金属件的置物槽;
所述置物槽与所述形腔槽配合形成密封形腔;
所述活动镶块底面设有与镶块定位块相对应配合的定位孔;
所述顶针插入B板中与安装在B板上的活动镶块接触配合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导柱插入导孔起导向定位作用,当模具处于打开状态时,顶针顶起活动镶块,使其可在沿通槽滑动,操作人员可从侧面操作将活动镶块取出后摆放金属件,也可将摆放好金属件的活动镶块与模具内的活动镶块进行替换,
本实用新型使得作业员不需要将手伸进模具内部作业,从而减少作业员的劳动强度,消除了安全隐患,活动镶块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做多块互换,减少注塑机在模具安装五金件时的待机时间,提升了生产效率,生产周期减短,也同时解决了塑料在机内的冷却堵射嘴的问题,提升了产品的品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分别是:
(1)面板
(2)A板
(3)B板
(4)导柱
(5)活动镶块
(6)镶块定位块
(7)模脚
(8)顶针面板
(9)顶针底板
(10)底板
(11)形腔槽
(12)通槽
(13)顶针。
具体实施方式
为方便对本实用新型进行理解,现结合图1举一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出进一步的解释。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有面板1、底板10、模脚7、A板2、B板3、顶出机构、活动镶块5以及导柱4。
所述A板2安装在面板1上;
所述A板2上设有多个导柱4;
所述A板2上还挖有多个形腔槽11;
底板10上固装有两个模脚7;
顶出机构安装底板10下,位于两模脚7之间;
所述顶出机构包括有顶针底板9、顶针面板8以及顶针13;
B板3安装在两模脚7上,与两模脚7固定连接;
所述B板3上设有与所述导柱4对应配合的导孔;
所述B板3上横向设有一通槽12;
所述通槽12的槽底设有多个镶块定位块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星河精密压铸模具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星河精密压铸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1814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四型腔模具的料道结构
- 下一篇:一种模内注塑五金件调控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