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气体绝缘真空负荷开关的极柱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014693.5 | 申请日: | 2014-01-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336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 发明(设计)人: | 李啸;高小军;刘捷;岳涛;袁春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太平洋电力设备(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H33/66 | 分类号: | H01H33/66 |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科谊专利代理事务所 32225 | 代理人: | 孙彬 |
| 地址: | 213033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气体 绝缘 真空 负荷 开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气体绝缘真空负荷开关的极柱,属于真空负荷开关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真空负荷开关已经广泛应用到开关柜当中,它具有简单的灭弧装置,主要由简易的操动机构和主导电回路组成。其中,按照主导电回路的结构不同,可分为敞开式结构和固封极柱式结构。敞开式结构体积比较大,开断电流比较小,绝缘性能和抗恶劣环境性能也比较差,随着电气技术领域的发展,它将逐渐被其他结构所取代。而固封极柱式结构将真空灭弧室浇注于环氧树脂固体绝缘材料于一体,提高了负荷开关的绝缘性能和抗恶劣环境性能,但是有些结构的上下出线座和导电体裸露在空气中,在开断过程中可能产生电弧并外露情况下,污染和损害了柜内的电器元件。当然,固封极柱式结构在正常运行中的散热困难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气体绝缘真空负荷开关的极柱,它不仅结构紧凑,而且提高了其绝缘性能、散热性能和抗恶劣环境性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气体绝缘真空负荷开关的极柱,它包括极柱安装板、绝缘拉杆、软连接、上出线座、真空灭弧室组件、下出线座、绝缘筒和安装在箱体板上的波纹管组件,波纹管组件的一端与绝缘拉杆的一端固定连接,绝缘拉杆的另一端与真空灭弧室组件的动端固定连接,真空灭弧室组件的动端还通过软连接与上出线座电性连接,真空灭弧室组件的静端与下出线座电性连接,波纹管组件与箱体板的接触部位上设置有密封圈,所述的真空灭弧室组件、绝缘拉杆和软连接均位于绝缘筒内,所述的绝缘筒通过极柱安装板安装在箱体板上。
进一步为了避免上出线座和下出线座裸露在空气中从而在开断过程中产生电弧并外露的现象,所述的上出线座、下出线座和绝缘筒浇注为一体式结构。
进一步,所述的绝缘筒上嵌装有螺纹套,所述的极柱安装板上设置有螺钉,并且通过螺钉与螺纹套的配合安装在绝缘筒上。
进一步为了确保了波纹管组件、绝缘拉杆和真空灭弧室组件内的动端在同一直线上水平运动,所述的极柱安装板安装有导向套,所述的绝缘拉杆穿过导向套后与波纹管组件相连接。
进一步,所述的绝缘筒内设置有尼龙套,所述的真空灭弧室组件的动端部分固定在尼龙套上。
进一步为了使极柱具有良好的散热效果,所述的绝缘筒上开有散热孔。
进一步为了均匀电场分布,所述的绝缘拉杆与真空灭弧室组件的动端的连接部分的外围设置有屏蔽罩。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极柱的结构使得绝缘筒上的下出线座与真空灭弧室组件的静端、上出线座与软连接、软连接与真空灭弧室组件的动端搭接可靠,而密封圈可将这些零部件密封于装有绝缘气体的箱体中,提高了负荷开关的绝缘性能和抗恶劣环境性能,装有压缩弹簧的波纹管组件带动绝缘拉杆水平方向运动,绝缘拉杆又带动真空灭弧室组件的动端水平方向运动,导向套的设置则确保了三者在同一直线上水平运动,以致负荷开关可有效关合额定电流,延长了其使用寿命,同时,绝缘筒在不影响其强度和绝缘性能的情况下开有若干散热孔,缓解了真空灭弧室组件散热困难的问题,也方便了零部件之间的调节和紧固,同时,屏蔽罩起到均匀电场分布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气体绝缘真空负荷开关的极柱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气体绝缘真空负荷开关的极柱,它包括极柱安装板4、绝缘拉杆6、软连接9、上出线座7-2、真空灭弧室组件12、下出线座7-3、绝缘筒7和安装在箱体板16上的波纹管组件1,波纹管组件1的一端与绝缘拉杆6的一端固定连接,绝缘拉杆6的另一端与真空灭弧室组件12的动端固定连接,真空灭弧室组件12的动端还通过软连接9与上出线座7-2电性连接,真空灭弧室组件12的静端与下出线座7-3电性连接,波纹管组件1与箱体板16的接触部位上设置有密封圈2,真空灭弧室组件12、绝缘拉杆6和软连接9均位于绝缘筒7内,绝缘筒7通过极柱安装板4安装在箱体板16上。
为了避免上出线座7-2和下出线座7-3裸露在空气中从而在开断过程中产生电弧并外露的现象,如图1所示,上出线座7-2、下出线座7-3和绝缘筒7浇注为一体式结构。
绝缘筒7上嵌装有螺纹套7-1,极柱安装板4上设置有螺钉5,并且通过螺钉5与螺纹套7-1的配合安装在绝缘筒7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太平洋电力设备(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太平洋电力设备(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1469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锁扣式继电器安装结构
- 下一篇:一种新型按钮开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