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废气混合循环生成二氧化硅的生物质热解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005008.2 | 申请日: | 2014-01-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683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 发明(设计)人: | 张岩丰;韩旭;李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凯迪工程技术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0B53/02 | 分类号: | C10B53/02;C10B57/10;C01B33/12 |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邬丽明;唐万荣 |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气 混合 循环 生成 二氧化硅 生物 质热解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废气混合循环生成二氧化硅的生物质热解装置。
背景技术
二氧化硅尽管在许多自然资源中是丰富的,但高纯度的无定形二氧化硅却很少在自然资源中找到。目前已有利用无机材料生产无定形二氧化硅的报道,但其工艺生产成本高,能耗大,环境污染严重。
除此,也有一些从生物质中提取二氧化硅的方法的报道:如专利ZL02807291.X介绍了从稻壳中生产高纯度的无定形二氧化硅的工艺,但都没有考虑有机物及能量利用问题,不能使生物质得到有效的利用。申请公开专利102653406虽然介绍了无氧热解稻壳制取无定形二氧化硅的工艺方法,通过对原料进行酸洗干燥的预处理手段,破坏木质纤维素等大分子链结构以促进热解反应,但没有考虑整个工艺系统中生物质原料含水量对热解产气速度和效率的影响,且热解温度过低易在热解气中产生大分子可凝气体,导致热解气运输管道、燃烧设备壁面出现焦油凝结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系统能量利用效率高的废气混合循环生成二氧化硅的生物质热解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废气混合循环生成二氧化硅的生物质热解装置,它包括螺旋给料装置、预处理搅拌器、热解装置、燃烧装置、旋风分离器、蒸汽发生器及煅烧装置;生物质原料通过所述螺旋给料装置送入预处理搅拌器,搅拌后的生物质原料与所述蒸汽发生器产生的过热水蒸汽及旋风分离器产生的一部分余热废气混合后进入所述热解装置,所述热解装置析出的可燃气体进入燃烧装置燃烧,所述燃烧装置燃烧所产生的热烟气进入所述旋风分离器除尘,所述旋风分离器产生的另一部分余热废气加热蒸汽发生器产生过热水蒸气,所述热解装置下部的灰渣口排出的灰渣与所述旋风分离器的分离颗粒一起进入所述煅烧装置中煅烧。
上述方案中,所述旋风分离器中心管直径与旋风筒体直径的比值为0.3~0.5、下落管斜段直径与直段直径的比值为0.5~0.8。
上述方案中,所述蒸汽发生器为电蒸汽发生器、燃油蒸汽发生器或燃气蒸汽发生器。
上述方案中,所述蒸汽发生器为燃油蒸汽发生器。
上述方案中,所述燃油蒸汽发生器包括腔体以及设置在腔体内的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蛇形盘管、饱和沸腾水箱及双路翅片过热盘管。
上述方案中,所述煅烧装置产生的热烟气通入所述热解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利用旋风分离器产生的余热废气和水蒸气混合后,对生物质原料进行加热干燥预处理,其是采用系统内部的燃烧废气的余热生产过热水蒸汽,制造蒸汽的能量来源不同,系统能量利用的效率也得到提高,同时可以获得无定形二氧化硅材料产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废气混合循环生成二氧化硅的生物质热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SEM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和实施例2以及生物质原料的XRD图。
图中,1-螺旋给料装置,2-预处理搅拌器,3-热解装置,4-蒸汽发生器,5-煅烧装置,6-燃烧装置,7-旋风分离器,8-蛇形盘管、9-饱和沸腾水箱,10-双路翅片过热盘管,11腔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当然下述实施例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其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废气混合循环生成二氧化硅的生物质热解装置,它包括螺旋给料装置1、预处理搅拌器2、热解装置3、燃烧装置6、旋风分离器7、蒸汽发生器4及煅烧装置5。生物质原料通过螺旋给料装置1送入预处理搅拌器2,搅拌后的生物质原料与蒸汽发生器4产生的过热水蒸汽及旋风分离器7产生的一部分余热废气混合后进入热解装置3,热解装置3析出的可燃气体进入燃烧装置6燃烧,燃烧装置6燃烧所产生的热烟气进入所述旋风分离器7除尘,所述旋风分离器7产生的另一部分余热废气加热蒸汽发生器4产生过热水蒸气,热解装置3下部的灰渣口排出的灰渣与旋风分离器7的分离颗粒一起进入所述煅烧装置5中煅烧。
旋风分离器7的中心管直径de与旋风筒体直径D的比值为0.3~0.5、下落管斜段直径dx与直段直径dc的比值为0.5~0.8,能保持大于90%的高分离效率。
该蒸汽发生器4可以为电蒸汽发生器、燃油蒸汽发生器或燃气蒸汽发生器。在本实施例中,该蒸汽发生器4为燃油蒸汽发生器。该燃油蒸汽发生器包括腔体11以及设置在腔体11内的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蛇形盘管8、饱和沸腾水箱9及双路翅片过热盘管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凯迪工程技术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凯迪工程技术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0500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聚降伴冷式除油干燥一体化液气分离设备
- 下一篇:一种双螺杆涂料加工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