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重复数据删除的远程复制方法及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854706.4 | 申请日: | 2014-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8448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5 |
| 发明(设计)人: | 钟延辉;张程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17/30 | 分类号: | G06F17/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杨贝贝;黄健 |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快照 主端设备 数据块 远程复制 指纹 重复数据删除 第一数据 端设备 容灾 远程复制系统 容灾备份 元数据 存储 应用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重复数据删除的远程复制方法及装置。本发明基于重复数据删除的远程复制方法,应用于远程复制系统中,所述系统包括:主端设备和容灾端设备,所述主端设备和所述容灾端设备均存储第一快照,所述方法包括:主端设备获取所述主端设备的第二快照;所述主端设备判断所述第二快照中相对第一快照增加的数据块的指纹是否与所述第一快照中的数据块的指纹相同;当所述增加的数据块中的第一数据块的指纹与所述第一快照中的数据块的指纹不同,将所述第一数据块、所述第一数据块的指纹和所述增加的数据块的元数据发送给所述容灾端设备。本发明实施例提高了远程复制容灾备份的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重复数据删除的远程复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重复数据删除是一种数据缩减技术,旨在减少存储系统中使用的存储容量。查找不同数据中不同位置的重复可变大小数据块,将这些重复的数据块用指示符取代,从而缩减存储的数据量。高度冗余的数据集(例如备份数据)从数据重复删除技术的获益极大,用户可以实现10比1至50比1的缩减比。远程复制是一种容灾技术,指将主端设备的数据复制到远程的容灾端设备,当主端设备的数据发生损坏时,可以通过容灾端设备将数据恢复出来。
如果将重复数据删除技术运用于远程复制当中,就可以减少数据的传输量,降低带宽的使用和减小复制的窗口。现有技术中基于重复数据删除的远程复制方案,是将主端设备的待复制数据与前一次已复制数据的差异数据的指纹发送到容灾端设备进行查询,容灾端设备加载指纹,查询主端设备的所述差异数据的指纹是否存在于容灾端设备,并将存在于容灾端设备的指纹发送给主端设备,如果指纹在容灾端设备中存在,那么认为所述差异数据存在于容灾端设备,如果指纹在容灾端设备不存在,那么所述差异数据不存在于容灾端设备,需要主端设备将所述差异数据发送到容灾端设备。
然而,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是,指纹查询操作太繁琐,指纹查询过程增加网络交互,占用较多网络带宽。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重复数据删除的远程复制方法及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中指纹查询操作太繁琐,指纹查询过程增加网络交互,占用较多网络带宽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重复数据删除的远程复制方法,应用于远程复制系统中,所述系统包括:主端设备和容灾端设备,所述主端设备和所述容灾端设备均存储第一快照,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主端设备获取所述主端设备的第二快照;
所述主端设备判断所述第二快照中相对所述第一快照增加的数据块的指纹是否与所述第一快照中的数据块的指纹相同;
当所述增加的数据块中的第一数据块的指纹与所述第一快照中的数据块的指纹不同,将所述第一数据块、所述第一数据块的指纹和所述增加的数据块的元数据发送给所述容灾端设备。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主端设备判断所述第二快照中相对所述第一快照增加的数据块的指纹是否与所述第一快照中的数据块的指纹相同,包括:
所述主端设备获取所述第一快照的第一事务号以及所述增加的数据块中的每个数据块的指纹的第二事务号;
判断所述第二事务号是否大于所述第一事务号,若所述第一数据块的指纹的第二事务号大于所述第一事务号,则所述第一数据块的指纹与所述第一快照中的数据块的指纹不同,所述增加的数据块中除所述第一数据块外的数据块的指纹与所述第一快照中的数据块的指纹相同。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主端设备判断所述第二快照中相对所述第一快照增加的数据块的指纹是否与所述第一快照中的数据块的指纹相同,包括:
所述主端设备获取差异记录;所述差异记录用于记录所述增加的数据块;
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5470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