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空腔载体结构的引线框架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842934.X | 申请日: | 2015-08-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053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 发明(设计)人: | 郭玲芝;李万霞;谢建友;魏海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天科技(西安)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L23/495 | 分类号: | H01L23/495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710018 陕西省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腔 载体 结构 引线 框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引线框架结构改进,解决封装体翘曲问题,增强封装器件可靠性,属于集成电路封装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封装所用引线框架的载体表面是光滑平整的,这种结构的引线框架塑封后,容易出现载体表面与塑封体翘曲分层,导致器件失效。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引线框架以上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空腔载体结构的引线框架,其特征在于:引线框架载体表面有凹槽或通孔,都可以帮助载体释放应力,同时塑封时,通孔内会形成和塑封件一样的塑封体,该塑封体可以增强载体与塑封件的结合,减少塑封件与载体的分层现象出现。
一种空腔载体结构的引线框架,包括有载体框架、芯片、焊线、塑封体、粘片胶,所述芯片通过粘片胶与载体框架连接,焊线连接载体框架和芯片,塑封体包围载体框架、芯片、焊线和粘片胶,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框架为空腔载体框架。
所述空腔载体框架上有凹槽,凹槽在芯片下方的框架的载体中间位置处,粘片胶填充凹槽。
所述空腔载体框架上有通孔,通孔在芯片下方的框架的载体边缘位置处,塑封体填充通孔。
附图说明
图1为凹槽空腔载体引线框架正面图;
图2为凹槽引线框架剖面图;
图3为凹槽封完成形的产品剖面图;
图4为通孔空腔载体引线框架正面图;
图5为通孔引线框架剖面图;
图6为通孔封完成形的产品剖面图。
图中,1为凹槽空腔载体框架,2为凹槽,3为芯片、4为焊线,5为塑封体,6为粘片胶,11为通孔空腔载体框架,12为通孔,13为芯片,14为焊线,15为塑封体,16为粘片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发明做一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一种空腔载体结构的引线框架,包括有凹槽空腔载体框架1、凹槽2、芯片3、焊线4、塑封体5、粘片胶6,所述芯片3通过粘片胶6与凹槽空腔载体框架1连接,焊线4连接凹槽空腔载体框架1和芯片3,塑封体5包围凹槽空腔载体框架1、芯片3、焊线4和粘片胶6。
凹槽空腔载体框架1上有凹槽2,凹槽2在芯片3下方的凹槽空腔载体框架1的载体中间位置处,粘片胶6填充凹槽2。
凹槽2是矩形,网格或者圆形。
在制备完成的铜材引线框架上,在载体中间再进行半蚀刻(蚀刻形状不定),引线框架载体正面会形成空腔,这种方法可以使得引线框架载体上的铜料减少,可减少引线框架产生的应力。同时,此空腔在封装时会用粘片胶填充,现在采用的树脂导电胶作为粘片材料,柔韧性强,也可以辅助吸收芯片和引线框架之间所出现的应力形变。
实施例二:
一种空腔载体结构的引线框架,包括有通孔空腔载体框架11、通孔12、芯片13、焊线14、塑封体15、粘片胶16,所述芯片13通过粘片胶6与通孔空腔载体框架11连接,焊线14连接通孔空腔载体框架11和芯片13,塑封体15包围通孔空腔载体框架11、芯片13、焊线14和粘片胶16。
通孔空腔载体框架11上有通孔12,通孔12在芯片13下方的通孔空腔载体框架11的边缘位置处,塑封体15填充通孔12。
通孔12是矩形、圆形等任意形状。
在制备完成的铜材引线框架上,进行蚀刻,此次蚀刻可蚀刻出通孔,相当与在载体靠近载体边缘位置形成应力释放孔,可帮助载体释放应力,减少引线框架翘曲分层。同时,此通孔在封装时会用塑封料填充包封,这样同时增强了引线框架与塑封料的结合,降低塑封料与引线框架分层的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天科技(西安)有限公司,未经华天科技(西安)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4293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键合线埋入扇入型封装件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无电极紫外线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