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己二酸聚酯多元醇生产过程中循环过滤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833326.2 | 申请日: | 2014-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304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 发明(设计)人: | 宁忠培;任春华;李勇;戴志谦;蒋英;熊斌;林朝阳;蒋弟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泸天化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G63/78 | 分类号: | C08G63/78 |
| 代理公司: | 成都中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126 | 代理人: | 何渊 |
| 地址: | 64632***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己二酸 聚酯 多元 生产过程 循环 过滤 方法 | ||
1.一种己二酸聚酯多元醇生产过程中循环过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己二酸聚酯多元醇生产过程中,待高真空脱醇工序完成后,停导热油加热,开导热油冷却器冷却水,缓慢打开导热油冷却器导热油进出口阀,用导热油对反应釜进行冷却,将反应釜物料温度降到95~105℃;
(2)将反应釜搅拌器转速降到5~15Hz;
(3)关水环真空泵进口阀,停水环真空泵,开反应釜上部氮气阀破真空,将真空表压上的真空度降为零;
(4)开启反应釜釜底到滤油机进口全部阀门、以及滤油机出口到反应釜上部的阀门;
(5)启动滤油机循环过滤反应釜内物料,调节滤油机的工作压力在0.05~0.3MPa,循环过滤时间为1.5~3.5小时;
(6)在循环过滤时间内,当反应釜物料温度降到70~80℃时,取样测试过滤物酸值及其透明度;
(7)酸值测试:电子天平称重,按照GB/T 9104-2008标准测定其酸值mgKOH/g,按照GB/T 5525-2008标准测定其透明性;
(8)当酸值在90~110 mgKOH/g范围内、透明性为透明或微浊时,表明反应釜物料全部过滤完成;
(9)当过滤物料取样测试达到上述指标后,关导热油冷却器冷却水,开副线阀,关导热油冷却器导热油进出口阀,停止冷却;
(10)停滤油机,关闭反应釜釜底到滤油机进口阀门、以及滤油机出口到反应釜上阀门,此时循环过滤工序结束,反应釜中物料将进入下一步工序即升温聚合反应工序继续反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己二酸聚酯多元醇生产过程中循环过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温度可以是下述任一范围:95~105℃;96~104℃;97~103℃;98~102℃;99~1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己二酸聚酯多元醇生产过程中循环过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反应釜搅拌器转速可以是下述任一范围:5~15Hz;6~14Hz;7~13Hz;8~12Hz;9~11Hz。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己二酸聚酯多元醇生产过程中循环过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所述的滤油机的工作压力可以是下述任一范围:0.05~0.30MPa;0.06~0.29MPa;0.07~0.28MPa;0.08~0.27MPa;0.09~0.26MPa;0.10~0.25MPa;0.11~0.24MPa;0.12~0.23MPa;0.13~0.22MPa;0.14~0.21MPa;0.15~0.20MPa;0.16~0.19MPa;0.17~0.18MPa。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己二酸聚酯多元醇生产过程中循环过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所述反应时间可以是下述任一范围:1.5~3.5小时;1.6~3.4小时;1.7~3.3小时;1.8~3.2小时;1.9~3.1小时;2.0~3.0小时;2.1~2.9小时;2.2~2.8小时;2.3~2.7小时;2.4~2.6小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己二酸聚酯多元醇生产过程中循环过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所述的温度可以是下述任一范围:70~80℃;71~79℃;72~78℃;73~77℃;74~7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己二酸聚酯多元醇生产过程中循环过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8)中所述的酸值可以是下述任一范围为:90~110 mgKOH/g;91~109 mgKOH/g;92~108 mgKOH/g;93~107 mgKOH/g;94~106 mgKOH/g;95~105 mgKOH/g;96~104 mgKOH/g;97~103 mgKOH/g;98~102 mgKOH/g;99~101 mgKOH/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泸天化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泸天化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3332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