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能量耐受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826603.7 | 申请日: | 2014-1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5941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 发明(设计)人: | 何计谋;苗发金;祝嘉喜;李小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西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G01R1/28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蔡和平 |
| 地址: | 710075***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容电感 试品 耐受试验 测量单元 充电回路 电流波形 避雷器 分流器 并联 球隙 串联 存储 电容器 电感线圈 分析计算 开关连接 可靠运行 连续冲击 连续正弦 试验数据 吸收能量 电流波 电阻片 试品端 试验 电源 保证 分析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量耐受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目的在于:能够对避雷器电阻片进行连续冲击或连续正弦电流波下的能量耐受试验,以及对电压和电流波形参数的存储和吸收能量的分析计算,为避雷器的可靠运行提供了有力的试验数据和保证,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若干套相互并联的电容电感链,每套电容电感链包括若干个相互串联的电容电感单元,每个电容电感单元包括电容器和电感线圈,每套电容电感链上均设置有充电回路和球隙,充电回路通过开关连接至电源,球隙连接至试品,试品端设置有与试品并联的第二分压器、以及与试品串联的分流器,第二分压器和分流器连接至测量单元,测量单元能够对试品的电压和电流波形参数进行分析和存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避雷器试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量耐受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背景技术
避雷器是电力系统的重要保护电器,已在电力系统中广泛应用,避雷器的能量耐受特性决定着避雷器的可靠运行,避雷器能量耐受特性参数的测量和研究对避雷器与系统参数的配合是非常重要的。对于避雷器电阻片的电流冲击耐受试验目前仅进行间隔时间较长的多个单次冲击电流耐受试验,且极性倒换时间比较长,不能进行连续冲击或正弦电流波下的能量耐受试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能够对避雷器电阻片进行同极性或不同极性的连续或间断的冲击或正弦电流波下的能量耐受试验,以及对电压和电流波形参数的存储和吸收能量的分析计算,为避雷器的可靠运行提供了有力的试验数据和保证的能量耐受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若干套相互并联的电容电感链,每套电容电感链包括若干个相互串联的电容电感单元,每个电容电感单元包括电容器和电感线圈,每套电容电感链上均设置有充电回路和球隙,充电回路通过开关连接至电源,球隙连接至试品,试品端设置有与试品并联的第二分压器、以及与试品串联的分流器,第二分压器7和分流器连接至测量单元,测量单元中设置有采集卡和计算机系统,采集第二分压器和分流器的信号波形参数,并在计算机中进行分析和存储。
所述的每套电容电感链上设置有能够采集电容器电压信号的第一分压器,第一分压器连接至能够对充电回路进行控制的测量控制单元,测量控制单元中设置有采集卡和计算机系统,通过采集卡采集第一分压器的电压信号波形参数,并通过计算机控制开关和球隙,能够对试品产生不同时序、幅值及极性的冲击或正弦电流波。
所述的第一分压器和第二分压器均为电阻分压器。
所述的电容电感链设可置有2~10套,每套电容电感链可包括10~20个电容电感单元,可产生1ms~10ms的方波冲击或正弦电流波。
所述的电感线圈设有若干个不同电感值的抽头。
所述的球隙采用脉冲点火或气动点火结构。
所述的分流器为电阻分流器或电流互感器线圈。
所述的测量单元中设置有能够将测量信号传递给上位计算机的通讯接口,测量信号的传输可采用通讯电缆、光纤或无线通讯方式。
一种能量耐受试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利用充电回路分别对电容电感链充电;然后按设定的时序控制球隙对试品的放电时序,在试品上产生连续的或间断的冲击电流波;其次通过控制电容电感链的不同充电极性,利用球隙分别对试品放电,在试品上产生连续或间断的不同极性的冲击电流波;再次通过调节电感参数,产生不同波形的冲击电流波或正弦波电流波;最后通过第二分压器和分流器把试品的电压和电流波形参数采集到测量单元中进行分析和存储。
所述的方法中通过第一分压器采集电容电感链的电容器的电压信号,测量控制单元利用采集卡采集第一分压器的电压信号波形参数,并在计算机中进行对比分析,根据设定的充电压值、充电时序及控制球隙的时序,向开关和球隙的控制电路发出开关关合和球隙放电的操作指令,对试品产生不同时序、幅值及极性的冲击或正弦电流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西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西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2660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