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FRP管混凝土与FRP波纹板组合埋置式拱桥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815527.X | 申请日: | 2014-12-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5224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18 |
| 发明(设计)人: | 余顺新;卢傲;夏飞;邓涛;张春华;王志成;何苑;段宝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D4/00 | 分类号: | E01D4/00;E01D19/00;E01D21/00 |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2104 | 代理人: | 黄行军 |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frp 混凝土 波纹 组合 埋置式 拱桥 及其 施工 方法 | ||
1.一种FRP管混凝土与FRP波纹板组合埋置式拱桥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1)将组合埋置式拱桥中的各个构件运输至施工现场;
2)将拱圈(1)放置到混凝土基础(2)的模板上,拱圈(1)的一端固定在其中一侧的混凝土基础(2)中,拱圈(1)的另一端可以轻微移动,以保证铺板(3)的准确安装;
3)依次安装剩余拱圈(1),并在相邻拱圈(1)之间用长木条限制其挪动,保证拱圈(1)的间距;
4)所有拱圈(1)安装到位后,将铺板(3)安装到拱圈(1)上;
5)所有铺板(3)安装完毕后,将拱圈(1)的另一端固定在另一侧的混凝土基础(2)的模板中;
6)所有拱圈(1)和铺板(3)均安装到位后,浇筑基础混凝土(2);
7)从拱圈(1)顶部向拱圈(1)内灌注混凝土:在拱圈(1)顶部开孔作为灌注孔,灌注的混凝土材料选用为自固结微膨胀的混凝土;在灌注孔两侧分别钻孔作为出浆孔,用于排放混凝土灌注时挤出的空气;
8)安装侧墙(10)和翼墙(12),并将路基填土堆积于铺板(3)上面并压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FRP管混凝土与FRP波纹板组合埋置式拱桥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FRP管混凝土与FRP波纹板组合埋置式拱桥包括多排纵向设置的拱圈(1)、混凝土基础(2)和路基填土,所述拱圈(1)的两端分别固定于位于拱桥(1)两端的混凝土基础(2)中,所述拱圈(1)表面上铺设有横向设置的铺板(3),所述路基填土堆积于所述铺板(3)上面并压实,位于横向外侧的所述拱圈(1)上设置有向上延伸的侧墙(10),所述混凝土基础(2)横向两端设有向上延伸的翼墙(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FRP管混凝土与FRP波纹板组合埋置式拱桥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拱圈(1)内填充有自固结微膨胀的混凝土,所述拱圈(1)两端通过爪式钢筋笼(4)与所述混凝土基础(2)固定连接,所述爪式钢筋笼(4)一端埋设在所述拱圈(1)端部,所述爪式钢筋笼(4)另一端伸出拱圈端部,所述爪式钢筋笼(4)另一端埋设在所述混凝土基础(2)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FRP管混凝土与FRP波纹板组合埋置式拱桥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混凝土基础(2)中的爪式钢筋笼(4)的端部呈弯钩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FRP管混凝土与FRP波纹板组合埋置式拱桥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拱圈(1)内部的爪式钢筋笼(4)径向外侧与所述拱圈(1)内壁之间设有第一挡块(5)。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FRP管混凝土与FRP波纹板组合埋置式拱桥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拱圈(1)为分段式结构,相邻的分段式拱圈端部套装在套管(6)内,所述套管(6)与拱圈(1)被径向穿过的螺栓(8)紧固,相邻的分段式拱圈端部之间通过加固钢筋笼(7)连接,所述加固钢筋笼(7)布设在所述套管(6)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FRP管混凝土与FRP波纹板组合埋置式拱桥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钢筋笼(7)径向外侧与所述拱圈(1)内壁之间设有第二挡块(9)。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FRP管混凝土与FRP波纹板组合埋置式拱桥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拱圈(1)的管壁为FRP材料制成,所述拱圈(1)为预制的低圆弧拱、高圆弧拱或多圆弧拱。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FRP管混凝土与FRP波纹板组合埋置式拱桥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铺板(3)为由FRP材料制成的波纹板,所述波纹板的波纹方向所述拱圈(1)轴线方向平行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FRP管混凝土与FRP波纹板组合埋置式拱桥,其特征在于:两侧所述侧墙(10)之间通过侧墙锚筋(11)连接,所述侧墙(10)外侧与所述拱圈(1)最外侧齐平;两侧所述翼墙(12)之间通过翼墙锚筋(13)连接,所述翼墙(12)外侧与所述混凝土基础(2)端部齐平;所述侧墙(10)与翼墙(12)顶部位于同一高度,所述路基填土即堆积于所述翼墙(12)之间,以及侧墙(10)之间的铺板(3)上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1552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