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781460.2 | 申请日: | 2014-12-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6416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 发明(设计)人: | 饶佩宗;周祐邦;张志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晶钛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W88/02 | 分类号: | H04W88/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徐金国 |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市中***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装置 | ||
一种电子装置在此揭露。电子装置包含显示模块、近场通讯模块、验证模块和控制模块。显示模块设置于电子装置的第一表面。近场通讯模块包含天线单元。天线单元用以朝第一表面外侧的方向收发无线信号。验证模块设置于电子装置的第二表面,其中第二表面相异于第一表面。验证模块用以根据使用者的操作产生身份辨识输入数据。控制模块用以在近场通讯模块接收身份辨识要求数据时,驱动验证模块以产生身份辨识输入数据,并判断身份辨识输入数据是否有效。借此,使用者可不必再透过显示模块执行相关的操作,增加利用近场通讯进行交换数据的便利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电子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具有近场通讯功能的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近场通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是一种短距高频的无线通讯技术。它利用利用13.56MHz的频带,使电子装置在近距离(例如:4公分)内实现互联互通。由于近场通讯对于数据的传输、管理和储存有很大的便利性,且近场通讯倾向近距离交易,因此适用于电子钱包与悠游卡等电子商务上,以及门禁管制等身份识别。在现今许多移动通讯装置中,例如:手机、掌上型电脑(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平板电脑等,皆已搭配近场通讯芯片进行身份辨识、数据交换或交易付费等用途。
在一般移动通讯装置中,近场通讯芯片通常制作于移动通讯装置的背面(相对于正面的显示屏幕),因此使用者在透过近场通讯天线收发数据时(亦即,将移动通讯装置的背面正对于接收或发送装置),还可透过装置的屏幕执行相关的操作。然而,为了符合透过屏幕操作的特性,近场通讯芯片可设置的位置和面积有其限制(例如:近场通讯芯片仅可设置于移动装置的背面的区域)。
另一方面,若将近场通讯天线设置于移动通讯装置的正面(亦即,具有显示屏幕的表面)时,在透过近场通讯天线收发数据的情况下(亦即,将移动通讯装置的正面正对于接收或发送装置),使用者并无法同时透过移动通讯装置的屏幕执行相关的操作。举例来说,当使用者在透过通讯装置进行消费时,并无法直接透过屏幕输入密码以完成身份辨识等操作。因此,在利用近场通讯功能进行金融交易时,使用者的操作方式受限于近场通讯芯片的设置,使得近场通讯技术在使用上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揭示一种电子装置,在近场通讯天线设置于电子装置的正面(即具有显示屏幕的表面)的情况下,使用者仍可在透过近场通讯传送数据的同时进行身份辨识等操作。
本发明的一方面是关于一种电子装置。电子装置包含显示模块、近场通讯模块、验证模块和控制模块。显示模块设置于电子装置的第一表面。近场通讯模块包含第一天线单元。第一天线单元用以朝第一表面外侧的方向收发无线信号。验证模块设置于电子装置的第二表面,其中第二表面相异于第一表面。验证模块用以根据使用者的操作产生身份辨识输入数据。控制模块用以在近场通讯模块接收身份辨识要求数据时,驱动验证模块以产生身份辨识输入数据,并判断身份辨识输入数据是否有效。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验证模块包含影像感测单元。当所述验证模块被驱动时,所述验证模块透过影像感测单元感测影像数据以产生所述身份辨识输入数据。所述控制模块比对影像数据与预设的验证影像数据借以判断所述身份辨识输入数据是否有效。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验证模块包含收音单元。当所述验证模块被驱动时,所述验证模块透过收音单元接收声音信号以产生所述身份辨识输入数据。所述控制模块比对声音信号与预设的验证声音信号借以判断所述身份辨识输入数据是否有效。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验证模块包含指纹辨识单元。当所述验证模块被驱动时,所述验证模块透过指纹辨识单元接收指纹数据以产生所述身份辨识输入数据。所述控制模块比对指纹数据与预设的验证指纹数据借以判断所述身份辨识输入数据是否有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晶钛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晶钛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8146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字化网络音频终端系统
- 下一篇:通信方法和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