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抛丸清理机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762381.7 | 申请日: | 2014-12-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734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 发明(设计)人: | 王欣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欣欣 |
| 主分类号: | B24C3/02 | 分类号: | B24C3/02;B24C7/00;B24C9/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抛丸 清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抛丸清理机,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抛丸清理机。
背景技术
抛丸清理机是专用于清理各种型号的结构件,通过清理,可以去除工件表面的锈蚀,清理掉结构件上的焊渣,还可以消除工件的焊接应力,提高工件的抗疲劳强度,但是,目前某些清理机的各部件的布置结构不合理,使得在清理预埋槽体件和特殊结构件时对工件表面的锈蚀污迹清理不彻底,结构件上的焊渣很难消除,达不到提高整个结构件表面及内在质量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新型抛丸清理机,所述新型抛丸清理机结构合理,能节约能耗,设有高抛射速度的悬臂离心式抛丸器,采用变频调速控制技术,双排布置,能显著地提高清理效率、获得满意的清理质量;并且,抛丸室体及抛丸器的布置方式均经过计算机三维动态抛射仿真后确定,采用吊钩变频往复清理距离600mm,满足清理效果,自带清灰室,吹去工件上的浮尘,电气系统采用“可编程序控制器”PLC控制。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抛丸清理机,包括机架、电控系统、清理室、清灰室、吊钩机构、抛丸器总成、提升机、分离器和螺旋输送器,在机架的上梁上行走导轨,清理室位于抛丸清理机的中部,在所述清理室内设有供丸系统和抛丸器总成,在所述清理室上部设有一个平台,在平台的上方设有所述的分离器,抛丸器总成包括八个抛丸器和电机,抛丸器双排布置,抛丸器内设有变频调速电机,所述清理室由型钢和板材焊接而成,在所述清理室内部的上方设有自转机构,自转机构包括电机、减速装置和链条,所述电机通过减速装置与链条相链接,在所述清灰室外部的一侧从上到下设有一排喷嘴,在清灰室外部设有高压风机,所述高压风机与所述喷嘴相连通,在所述清理室外部的另一侧安装有除尘系统,在所述清理室的正面设有一个具有耐磨胶板层的大门,耐磨胶板层保证大门与清理室室体间的良好密封,提高防护能力,提升机设有料斗、转轮、输送胶带、提升电机、进料口、出料口,提升机的进料口与所述螺旋输送器相连,其出料口与所述分离器相连,在提升机的下罩壳体上设有检修门,可维修及更换提升料斗,所述料斗固定在输送胶带上,所述转轮分别设置在提升机顶部和下部,所述提升电机的主轴通过输送胶带与转轮相连接。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在性能上达到了较高的技术水平,完全可以达到抛丸器的技术要求,制造工艺过程合理,大大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清理室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抛丸器总成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2、吊钩机构;3、行走导轨;4、分离器;5、提升机;6、平台;7、供丸系统;8、清理室;9、抛丸器总成;10、螺旋输送器;11、自转机构;12、大门;13、清灰室;14、抛丸器。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包括机架1、清理室8、清灰室13、电控系统、吊钩机构2、抛丸器总成9、提升机5、分离器4和螺旋输送器10,在机架1上设有导轨行走槽,在机架1的上梁上设有行走导轨3,行走导轨3采用钢板全密封(去掉),清理室8位于抛丸清理机的中部,在所述清理室8内设有供丸系统7和抛丸器总成9,在所述清理室8上部设有一个平台6,在平台6的上方设有所述的分离器4,抛丸器总成9包括八个抛丸器14和电机,抛丸器14双排布置,抛丸器14设有变频调速电机,所述清理室8由型钢和板材焊接而成,在所述清理室8内部的上方设有自转机构11,自转机构11包括电机、减速装置和链条,所述电机通过减速装置与链条相链接,在所述清灰室13外部的一侧从上到下设有一排喷嘴,在清灰室13外部设有高压风机,所述高压风机与所述喷嘴相连通,在所述清理室外部的另一侧安装有除尘系统,在所述清理室的正面设有一个具有耐磨胶板层的大门12,耐磨胶板层保证大门与清理室8室体间的良好密封,提高防护能力,提升机设有料斗、转轮、输送胶带、提升电机、进料口、出料口,提升机的进料口与所述螺旋输送器10相连,其出料口与所述分离器4相连,在提升机5的下罩壳体上设有检修门,可维修及更换提升料斗,所述料斗固定在输送胶带上,所述转轮分别设置在提升机顶部和下部,所述提升电机的主轴通过输送胶带与转轮相连接。
清理室8由型钢、板材焊接而成,其形状、尺寸及抛丸器布置采用CAD优化设计,动态仿真,保证最佳抛射角度与距离,使工件清理效果最好,最大限度发挥设备的效能。室体内热区采用12mm厚的ZGMn13或耐磨护板,室内所有护板均利用高温淬火的40Cr螺母固定于室体内壁上,以利于组装和更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欣欣,未经王欣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6238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高压水射流铣削水刀头及其铣削工艺
- 下一篇:一种剃须刀外壳镜面加工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