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制造TCO的设备和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410749385.1 | 申请日: | 2014-12-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082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7 |
| 发明(设计)人: | 李载枉;李导永;陈原遇;金东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众海电池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K26/22 | 分类号: | B23K26/22;B23K26/70;H01H1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3 | 代理人: | 苗丽娟;张文 |
| 地址: | 韩国庆***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制造 tco 设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制造TCO(热熔断器)的设备和方法,不同于制造应用于移动装置电池保护电路的TCO的手动工作,其通过配置用于进行构成TCO的热熔丝和一对导电薄板的焊接、缺陷测试和其他功能测试过程的自动组装线,可以实现具有可靠性与高质量的TCO产品的批量生产。
背景技术
通常,TCO(热熔断器)是应用于例如手机、笔记本电脑或平板电脑的移动装置的电池保护电路的热熔丝。
这样的TCO连接到移动装置的主板,并且如果由于电池过热感测到预定温度,则TCO将信号发送到主板以驱动电池保护电路,从而可以防止因电池过热造成的安全事故。
应用于移动装置电池保护电路的TCO的热熔丝配置为,通过焊接过程将一对导电薄板(由镍材料制成的薄金属板)连接到热熔丝的两侧端子。
因此,在现有技术中,依赖于工人的逐个手工作业,通过点焊(热阻焊接)进行热熔丝到导电薄板的连接,从而导致了下列问题。
第一,由于使用电阻焊条的电阻进行点焊,焊接状态如图1A所示不平滑,因此TCO的电阻值不一致,导致难以将TCO应用于电池保护电路的问题。
第二,根据点焊方法,电阻焊条按压导电薄板和热熔丝端子,因此导电薄板容易变形,导致焊接缺陷。
第三,由于依赖于目视检查和工人进行焊接缺陷测试和测量TCO电阻值的缺陷功能测试,产品质量不一致,导致非常低的可靠性的问题。
第四,由于手动进行将热熔丝和导电薄板插入到TCO批量生产托盘中、焊接工作以及缺陷测试的过程,如图1B所示,在将导电薄板从托盘中移动并且拉拽的过程中,导电薄板容易变形。
第五,在热熔丝和导电薄板的焊接工作过程中,可能在没有识别提供两倍导电薄板(例如,一次提供两个导电薄板)的情况下进行焊接工作,这导致批量生产缺陷。
如上所述,根据现有技术,限制了TCO批量生产,并且不能保持统一的生产质量,导致产品的高缺陷率。
此外,根据现有技术,由于在TCO焊接工作之后,用肉眼进行包括缺陷测试的一系列功能测试,所以依赖于工人的技能,测试精度变差,从而生产率也降低。
发明内容
因此,鉴于现有技术中出现的上述问题做出本发明,并且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制造TCO(热熔断器)的设备和方法,其在通过激光焊接制造应用于移动装置的电池保护电路的TCO的过程中,通过用于进行热熔丝和一对导电薄板的激光焊接、缺陷测试以及其他功能测试过程的自动化生产系统,可以实现具有可靠性和高质量的TCO产品的批量生产。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制造TCO的设备和方法,其可以通过将构成TCO的热熔丝和一对导电薄板平行地安置在沿传送带环行的夹具装置上,进行焊接、缺陷测试和功能测试。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制造TCO的设备和方法,其可在焊接热熔丝和导电薄板之前,通过热熔丝和导电薄板是否正常地安装在夹具装置上以及是否堆叠安装了两个导电薄板的非接触式或接触式自动插入测试,预先防止焊接缺陷。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制造TCO的设备和方法,其可以在焊接工作之前按压热熔丝和导电薄板不移动,并且热熔丝和导电薄板堆叠的焊接区域处于紧密接触状态的状态下,进行统一的激光焊接。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制造TCO的设备和方法,其可以通过在激光焊接之后拍摄焊接区域而获得的图像的视觉测试,检验焊接区域的外观。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制造TCO的设备和方法,其可以通过自动测量完成了焊接工作的TCO完整产品的电阻值,确保相对于焊接缺陷的TCO功能的统一性并且提供TCO产品的可靠性。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制造TCO的设备和方法,其可以自动卸载已经经过焊接工作和功能测试而没有损坏的良好品质的TCO产品。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制造TCO的设备和方法,其可以实现生产率的提高、缺陷率的降低以及防止安全事故,并且通过一系列TCO制造过程的自动操作,以低制造成本保持产品的可靠性和高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众海电池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南京众海电池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4938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