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主轴与齿轮箱对中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733529.4 | 申请日: | 2014-12-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400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 发明(设计)人: | 马国荣;应华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运达风电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P19/10 | 分类号: | B23P19/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罗满 |
| 地址: | 310012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主轴 齿轮箱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风力发电机装配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主轴与齿轮箱对中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风能作为一种新能源,越来越深入的影响人们的生活。风力发电机组是风力发电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
风力发电机组的主轴与齿轮箱输入端的连接大多采用胀紧套连接,这种连接方式中,胀紧套孔与主轴的配合常为H/g级配合,这是一种间隙很小的间隙配合。对于2MW及2MW以上的风力发电机组来说,主轴的自重达十几吨,齿轮箱的重量更是达到二十多吨,因此,风力发电机组主轴与齿轮箱胀紧套的装配较为困难。
目前,风力发电机组总装厂在大型的风力发电机组主轴与齿轮箱装配时,均利用车间行车上的两个电动葫芦,由电动葫芦将主轴吊起,通过控制两个电动葫芦的起吊高度,将主轴调整到近似水平,然后由行车将主轴慢慢移至齿轮箱胀紧套附近,再通过塞尺测量或肉眼判断的方法,一边用行车移动主轴,一边判断主轴与齿轮箱是否对中。这种装配方式需要多人协同,并有可能在对中调整时,主轴轴端擦伤胀紧套的内壁,影响产品装配质量,并且安装效率极低。
也有风机总装厂在中小型(750kw以下)发电机组的主轴与齿轮箱装配上采用对中调整装置,由于手控操作的灵活性和易控制性,对惯量大的零部件装配,一般对中调整均采用手动方式进行。但随着风电机组功率增大,主轴与齿轮箱自重愈来愈重,手动调节时,需要的手动操纵力远超过人体工程学推荐的精确安装转动力值,即23N至40N,用手和全臂转动最大用力值为80N到100N。采用这种方式对中精度不易控制、稳定性差、操作者劳动强度大、装配质量易受到影响、安装效率低。其中,对中精度低尤其难以解决。
因此,如何提高主轴与齿轮箱的对中精度,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主轴与齿轮箱对中装置,以实现提高主轴与齿轮箱的对中精度。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主轴与齿轮箱对中装置,包括主轴支承架和齿轮箱支承架,主轴支承架包括位于底部的底板和设置于底板上的副支承架和主支承架,二者沿主轴的轴向前后设置;底板设置有使其沿轴向移动的轴向移动机构;副支承架和主支承架分别设置有使其沿竖直方向移动的竖向移动机构和使其沿与主轴在水平面上垂直的方向移动的侧向移动机构。主轴支承架还设置有对其沿轴向移动、沿竖直移动和沿与主轴在水平面上垂直的侧向移动提供助力的助力机构。
优选地,在上述主轴与齿轮箱对中装置中,底座的底部设置有沿前后方向设置的第一轨道,轴向移动机构为使底座沿第一轨道移动的链传动机构。
优选地,在上述主轴与齿轮箱对中装置中,底板上设置有对轴向移动助力的轴向助力机构,轴向助力机构为气动机构或液压机构。
优选地,在上述主轴与齿轮箱对中装置中,副支承架和主支承架上均设置有沿与主轴在水平面上垂直的方向设置的第二轨道,侧向移动机构为使副支承架和主支承架沿第二轨道移动的自锁式螺旋机构。
优选地,在上述主轴与齿轮箱对中装置中,主支承架和副支承架均设置有对侧向移动助力的侧向助力机构,侧向助力机构为气动机构或液压机构。
优选地,在上述主轴与齿轮箱对中装置中,竖向移动机构为自锁式螺旋与斜面组合机构,其包括两个被支撑的相对设置并斜面向下的上斜面、两个起支撑作用并分别与上斜面配合的下斜面和水平旋入下斜面侧壁的丝杠。
优选地,在上述主轴与齿轮箱对中装置中,主支承架和副支承架均设置有对竖直方向移动助力的竖向助力机构,竖向助力机构为弹簧机构、气动机构或液压机构。
优选地,在上述主轴与齿轮箱对中装置中,副支承架包括设置于其上部的呈“V”形并且顶端带滚轮的托架和设置于托架下部的副支承架调整机构。
优选地,在上述主轴与齿轮箱对中装置中,副支承架还包括设置于托架和副支承架调整机构之间、可使托架在水平面转动的旋转支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运达风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运达风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3352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