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过提高液固表面浸润性实现液体大面积铺展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727861.X | 申请日: | 2014-12-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577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8 |
| 发明(设计)人: | 阳倦成;倪明玖;刘佰奇;张杰;齐天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 主分类号: | C23C6/00 | 分类号: | C23C6/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栾波 |
| 地址: | 100049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过 提高 表面 浸润 实现 液体 大面积 铺展 方法 | ||
1.一种通过提高液固表面浸润性实现液体大面积铺展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在非润湿表面加工多个小孔,每个小孔与非润湿表面的交点的切线与非润湿表面之间的夹角小于90°;
(b)、将金属液体在非润湿表面铺展即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提高液固表面浸润性实现液体大面积铺展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小孔垂直于非润湿表面的中心线长度为3-8mm,小孔的深度为小孔垂直于非润湿表面的中心线长度的1.7/3-2.3/3;相邻两个小孔的中心间距为小孔平行于非润湿表面的中心线长度的3.4/3-4.6/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过提高液固表面浸润性实现液体大面积铺展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小孔的深度为小孔垂直于非润湿表面的中心线长度的1.9/3-2.2/3;更优选为小孔的深度为小孔垂直于非润湿表面的中心线长度的2/3。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过提高液固表面浸润性实现液体大面积铺展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小孔的中心间距为小孔平行于非润湿表面的中心线长度的3.8/3-4.2/3;更优选为相邻两个小孔的中心间距为小孔平行于非润湿表面的中心线长度的4/3。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过提高液固表面浸润性实现液体大面积铺展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孔的形状为球形或椭球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过提高液固表面浸润性实现液体大面积铺展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孔为椭球形,椭球形的短径垂直于非润湿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过提高液固表面浸润性实现液体大面积铺展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椭球形的短径长度为2-5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提高液固表面浸润性实现液体大面积铺展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b)中,所述金属液通过将金属液滴注射到非润湿表面的小孔内,然后用金属液体进行铺展;
其中,所述金属液滴的体积不小于小孔的完整体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提高液固表面浸润性实现液体大面积铺展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液为锂、水银、镓铟锡中的任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通过提高液固表面浸润性实现液体大面积铺展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小孔的排布方式为交叉排列、矩阵排列和随机排列中的任一种或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学,未经中国科学院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2786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化学气相沉积炉预热装置
- 下一篇:一种在半导体材料表面制备厚镍涂层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