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压电柔性回转驱动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724548.0 | 申请日: | 2014-12-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3897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11 |
| 发明(设计)人: | 李铁民;张京雷;姜峣;杜云松;李福华;吴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2N2/10 | 分类号: | H02N2/10;H02N2/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5 | 代理人: | 徐宁,孙楠 |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淀区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电 柔性 回转 驱动 装置 | ||
1.一种压电柔性回转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外套筒、基座和转动主体,所述外套筒固定设置在所述基座顶面的外周上,所述外套筒与所述基座构成一顶部开口的半封闭空间,所述转动主体设置在该半封闭空间的中心轴线上;
所述转动主体包括滑动轴承、定位轴、下锁紧构件、回转构件、上锁紧构件和输出轴;
所述回转构件包括中间框架、上横梁、下横梁和主压电陶瓷,所述中间框架采用正八边形结构,所述中间框架中相邻两条边之间均通过完全相同的柔性铰链连接;所述上横梁和下横梁的结构相同,均采用一杆件,在杆件上靠近杆件两端的位置对称设置两个柔性铰链;所述主压电陶瓷通过过盈配合安装在所述中间框架中任意两条对边之间;安装所述主压电陶瓷的两条对边的四条邻边构成一菱形结构,所述上横梁位于所述中间框架的顶部,所述上横梁的两端分别与构成所述菱形结构的一组对边的中点连接;所述下横梁位于所述中间框架的底部,所述下横梁的两端分别与构成所述菱形结构的另一组对边的中点连接;
所述下锁紧构件和上锁紧构件的结构相同,均包括两菱形构件、一中间杆件和两辅压电陶瓷;两所述菱形构件对称设置在所述中间杆件两端,所述辅压电陶瓷通过过盈配合安装在所述菱形构件中;
所述滑动轴承固定设置在所述基座顶面的中心处,所述定位轴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滑动轴承中,其另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下锁紧构件的中心孔内,所述下锁紧构件上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所述回转构件的所述下横梁,所述回转构件中所述上横梁的上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所述上锁紧构件,所述上锁紧构件的上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所述输出轴,所述输出轴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上锁紧构件的中心孔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电柔性回转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轴与所述外套筒之间安装光栅,所述光栅检测所述输出轴的偏移量,并反馈给主压电陶瓷,实现所述转动主体转动过程中的全程闭环控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电柔性回转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框架采用菱形结构,所述上横梁位于所述中间框架的顶部,所述上横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菱形结构的一组对边的中点连接;所述下横梁位于所述中间框架的底部,所述下横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菱形结构的另一组对边的中点连接,主压电陶瓷位于所述菱形结构的任一条对角线上,并通过过盈配合安装在所述中间框架内。
4.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压电柔性回转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框架采用两组对边相等的平行六边形结构;所述中间框架中两组相等对边所在的直线构成一菱形结构,所述上横梁位于所述中间框架的顶部,所述上横梁的两端分别与构成所述菱形结构的一组对边的中点连接;所述下横梁位于所述中间框架的底部,所述下横梁的两端分别与构成所述菱形结构的另一组对边的中点连接;所述主压电陶瓷位于所构成的所述菱形结构的任一条对角线上,并通过过盈配合安装在所述中间框架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2454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喷射织机引纬机构
- 下一篇:一种无线门锁控制水龙头关水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