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科技成果的推广方法及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720436.8 | 申请日: | 2014-12-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623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 发明(设计)人: | 王晶华;陈晰;郭光;孙辰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衡水供电分公司;国家电网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6F17/30 | 分类号: | G06F17/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李弘;李翔 |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科技成果 推广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科技成果的推广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科技成果推广是将科技成果让更多的人和组织了解、接受,从而达到宣传、普及的作用。网络推广是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方式。一般情况下,同一个人物在不同网络中注册有不同的身份信息,例如,电子邮箱、电话等等信息。例如,在在科学研究领域,往往会有大量科技工作者同时在多个科研团队中协同工作,由此导致在发表学术成果时同一个人所使用的个人信息,如电子信箱、单位、地址等,可能并不相同,即相同人名具有不同身份信息。在对领域内相关学术成果信息进行汇总时,由于难以判断这些相同的人名是否为同一个人,这样的冗余信息会直接影响统计结果的准确性。例如,科技工作者在不同的团队中工作,同一个科技工作者的个人信息可能在多个网络中出现,例如,某大学的网站、论文网、技术成果转让网、专利交易网等等,而此科技工作者在多个网络中的个人信息不一定完全相同。
传统的社会网络分析方法通常仅考虑人物在单一网络(如在某高校任职)中的行为特征,忽略了人物可能会处于多个网络中的关联情况,例如一个人物可以同时活跃于高校、国企科研机构和社会性研究机构中,并且在每个社会网络中拥有不同的身份、人际圈子和研究内容,针对单一网络的行为分析方法无法应用于这种多层网络环境。在多个网络中,各网络中的节点可能具有截然不同的属性,并且网络与网络的节点之间存在相互依赖和协作等关联关系。当同一个人具有多项科研成果时,目前的推广网络只是简单的罗列科技成果,并没有根据人物的特征进行整理,人物无法对所述关注的科技信息进行清晰的把握。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科技成果的推广方法及系统,能够将多个网络中同一人物的科技成果进行同一性处理。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科技成果的推广方法,包括:获取多个网络中的人物身份信息以及人物身份对应关系;将已知人物身份对应关系的人物身份信息集合作为训练集;根据所述训练集中的所述人物身份信息构建基于人物行为相似度的能量最低模型,获取能量因子和匹配关系分类器;根据所述匹配关系分类器将任意两个人物身份信息进行匹配,并采用能量因子进行能量填充形成能量矩阵,求解此能量矩阵得到单次预测的匹配结果;对多次求解的匹配结果进行集成,得到人物身份对应关系并确定具有相同人名人物的身份同一性。接收输入的人名,从多个网络中查询与所述人名对应的科技成果信息;根据相同人名的人物的身份同一性,在一个网页中显示同一人物在不同网络中的身份信息以及科技成果信息,其中,身份信息包括:电子邮件、电话、单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衡水供电分公司;国家电网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衡水供电分公司;国家电网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2043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购物搜索推荐与告警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一种分布式数据处理协调方法及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