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茶叶的套种栽培技术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713718.5 | 申请日: | 2014-12-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885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8 |
| 发明(设计)人: | 陈永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由由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A01G17/00 |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程新敏 |
| 地址: | 550300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茶叶 套种 栽培技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茶叶的套种栽培技术,属于茶叶栽培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茶叶种植技术中,由于茶叶一般都种植在山地、丘陵地带,这些地带杂草根系发达,生长快速,大大影响了茶叶的生长,且后期还需要大量劳动力来清除杂草,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茶叶的套种栽培技术,既能有效阻止杂草生长,又能为茶叶提供大量的富氮有机肥,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茶叶的套种栽培技术,通过采用富氮植物与茶叶套种实现套种栽培。
前述的一种茶叶的套种栽培技术中,所述的富氮植物采用三叶草。
前述的一种茶叶的套种栽培技术中,具体栽培流程为如下,
步骤一、茶叶采用双垄单株栽培;
步骤二、茶叶栽培完成后,将三叶草种子撒播在茶叶的垄艮上;
步骤三、待三叶草高低长到15cm-20cm左右进行割草,割后的三叶草作为富氮的有机肥用于茶叶的肥料。
前述的一种茶叶的套种栽培技术中,单垄间的茶叶位置相互错位。
前述的一种茶叶的套种栽培技术中,在垄上的单株茶叶间种植备用茶叶
前述的一种茶叶的套种栽培技术中,所述备用茶叶种植位置为单株茶叶间的中点位置。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茶叶与三叶草套种栽培,三叶草为宿根性植物,一般可持续生长10年以上,同时成坪后有发达的侧根,与其他杂草相比具有更强的竞争力,更主要是三叶草具有强大的固氮能量,能大大减少由于水土流失等造成土壤含氮量的减少,为茶叶提供大量的富氮有机肥,本发明工序简单,成本低廉,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用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
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种茶叶的套种栽培技术,通过采用富氮植物与茶叶套种实现套种栽培,其中该富氮植物采用三叶草。
具体栽培流程为如下,
步骤一、茶叶采用双垄单株栽培;
步骤二、茶叶栽培完成后,将三叶草种子撒播在茶叶的垄艮上;
步骤三、待三叶草高低长到15cm-20cm左右进行割草,割后的三叶草作为富氮的有机肥用于茶叶的肥料。
所述双垄单株栽培技术为采用双垄单株技术栽种茶叶,垄间的茶叶位置相互错位,在垄上的单株茶叶间种植备用茶叶,备用茶叶种植位置为单株茶叶间的中点位置。
具体原理为,若设计标准的茶叶间距a,采用双垄单株,垄间的茶叶位置相互错位种植,且单垄上茶叶间距为a,然后再单垄茶叶间中心位置栽有备用茶叶,使得茶叶整体间距为a/2,在后期,当单垄上茶叶(包含备用茶叶)连续死亡为1株时,则只有死亡处茶叶间距为a,其余都为a/2,满足设计要求;当单垄上茶叶(包含备用茶叶)连续死亡为2株时,则只有死亡处茶叶间距为3a/2,其余都为a/2,满足设计要求,也可不移栽备用茶叶,当单垄上茶叶(包含备用茶叶)连续死亡为不低于2株时,则在茶叶死亡处移栽备用茶叶,使得整体茶叶的间距不超过a,从而完成整个工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由由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未经贵州由由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1371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提高香菇发菌率的方法
- 下一篇:小型自走式低矮作物及药材收割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