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希捷硬盘固件故障的深度检测设备及其检测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712529.6 | 申请日: | 2014-11-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368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 发明(设计)人: | 蔡杨毅;蔡杰;黄健;莫奕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门市未来之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11/22 | 分类号: | G06F11/22 |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江侧燕 |
| 地址: | 529000 广东省江***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希捷 硬盘 故障 深度 检测 设备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硬盘检测设备及其检测方法,特别是一种希捷硬盘固件故障的深度检测设备及其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硬盘是电脑的一个部件,与电脑连接,在传输电脑数据之前,会首先启动硬盘内部程序,检测硬盘自己本身的各个状态是否正常,只有确认自己正常后,才会通知电脑CPU,可以工作了。硬盘内部完成自动检测的程序,叫做硬盘固件程序,简称固件。这些固件,一部分是在硬盘电路板上,而绝大部分是存放在硬盘内部的特殊隐藏磁道扇区上,叫做固件区。我们可以看到使用的硬盘存储空间叫“前台”,硬盘内部管理使用保留存储空间叫“后台”。对于新式的希捷DM系列硬盘(如希捷12代以上的硬盘),常见的故障为固件故障,一般区分硬盘固件故障和磁头故障是通过观察是否出现磁头异响作出的,磁头异响则为磁头故障,否则为固件故障,但是对于新式希捷DM系列硬盘,即使磁头故障也可能是由于固件问题产生的,因此目前对应新式希捷硬盘还没有有效的检测方法。另外,在对该新款硬盘进行检测、维修时,需要对硬盘的多个接口进行连接,使用十分麻烦,而且在检测、维修该硬盘的时候,往往需要对电源进行多次断开、恢复动作,采用传统插拔的方式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容易损坏接口。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对新式的希捷DM系列硬盘固件故障进行深度检测的希捷硬盘固件故障的深度检测设备及其检测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希捷硬盘固件故障的深度检测设备,包括用于分别连接希捷硬盘电源接口、ATA数据接口、COM口的电源插头、数据插头和COM口连接插头,还包括一座体,所述电源插头、数据插头和COM口连接插头一体设置于座体的一端上,座体的另一端对应分别设置有电源连接线、数据连接线和COM口连接线,所述座体上还设置有一电源开关,所述电源连接线的正负极通过电源开关与电源插头的正负极连接,所述COM口连接线包括TTL主芯片,所述TTL主芯片一侧与COM口连接插头连接另一侧为与PC控制器连接的PC连接接口。
进一步, 所述PC连接接口为USB接口。
进一步,所述COM口连接插头包括与希捷硬盘RXD端和TXD端连接的RXD插口和TXD插口,所述TTL主芯片的RXD端口和TXD端口分别通过RXD插口和TXD插口连接希捷硬盘的RXD端和TXD端,通过RXD端和TXD端实现希捷硬盘的底层通信。
一种基于上述希捷硬盘固件故障深度检测设备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硬盘插上检测设备,检测设备的另一端连接PC控制器;
步骤2,按下检测设备上的电源开关,使硬盘通电;
步骤3,若硬盘通电后严重异响,则为硬盘为磁头损坏;
步骤4,判断硬盘是否有固件故障,若是,则为固件故障,若否,则进行下一步;
步骤5,进行盘片检测,若通过则为正常盘,若不通过则该盘存在损坏磁道或危险磁道故障;
其中步骤4中判断硬盘是否为固件故障的方法如下:
1)若硬盘转动,声音工作正常,电脑BIOS或操作系统可以识别型号,但容量为0或32M,则为固件故障;
2)硬盘转动,声音工作正常,电脑BIOS或操作系统不能识别到硬盘,则为固件故障;
3)硬盘转动,声音工作正常,电脑不启动黑屏,拆除硬盘后电脑能启动显示,则为固件故障;
4)硬盘转动,声音不正常,反复咔咔响,大约5声后硬盘停止转动,则为固件故障。
进一步,步骤3和步骤4之间还进行以下步骤:进入硬盘T级检测,若不能通过T级检测,则为磁头故障,若能通过T级检测,则进行步骤4。
进一步,若不能通过T级检测,对硬盘的磁头读通道进行短接,若短接后仍然不能通过T级检测,则为磁头故障,若短接后能通过T级检测,则进行步骤4。
进一步,步骤5中,所述盘片检测具体方法是检测目标存储设备的每个扇区进行读写测试时的时间反馈值:
所有逻辑块地址LBA值的时间反馈值均小于50毫秒,表示盘面品质正常;
部分逻辑块地址LBA值的时间反馈值在50毫秒以上,表示存在危险磁道或者损坏磁道,盘片检测不通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门市未来之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门市未来之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1252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面向单机的海量小记录高效存储管理方法
- 下一篇:固件恢复方法、装置和终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