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玻璃窑炉观察孔堵头砖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707406.3 | 申请日: | 2014-11-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447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30 |
| 发明(设计)人: | 曹林慧;董苏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康星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3B5/43 | 分类号: | C03B5/43;C03B5/42 |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王晓峰 |
| 地址: | 313104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玻璃 观察 孔堵头砖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玻璃窑炉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玻璃窑炉观察孔堵头砖。
背景技术
玻璃窑炉为玻璃制造行业所必须拥有的一种熔化装置,该装置在工作时炉内需要维持较高的温度,但是由于炉体制造技术的限制,以及炉体所采用的材料的限制,无法避免的会使得炉内热量损失,因此为保持玻璃窑炉内的温度,通常玻璃窑炉的能耗一直居高不下,而且在玻璃窑炉工作过程中,为保证玻璃的生产的质量,需要不定时的观察炉内火焰状况,因此炉壁上开设有观察孔,并配有堵头砖,堵头砖在插入及取出过程中也会使得热量损失。
现有的观察孔及堵头砖多为相匹配的长方体结构,若将堵头砖完全插入观察孔时,便能阻止热量损失,但是需要再次观察取出堵头砖时极其不便,若将堵头砖不完全插入观察孔,又不能阻止热量损失,浪费能源。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密封保温效果好,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的玻璃窑炉观察孔堵头砖。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玻璃窑炉观察孔堵头砖,该堵头砖一体成型,由内向外依次包括密封部、过渡部和封盖部,所述密封部和封盖部均成端面为正方形的长方体,密封部端面面积小于封盖部端面面积,且密封部的内外端面的距离小于封盖部的内外端面的距离,所述过渡部整体成四棱台状,且过渡部的四条侧棱设有加强条,所述过渡部的内端面的形状大小与密封部的端面的形状大小相同,且过渡部的外端面也为正方形,且外端面面积小于封盖部端面面积,大于密封部端面面积。
作为优选方案:该堵头砖整体采用硅线石制作而成。这种材质的砖头整体的保温及抗腐蚀效果更好,使用寿命更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密封部、过渡部和封盖部分段堵塞观察孔,且封盖部凸出在炉体外,便于拿取及安放,采用由外向内收口状的密封部将热量散发的路线阻挡成斜坡状,减缓了热量的损失,有效降低能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一个详细的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玻璃窑炉观察孔堵头砖,该堵头砖一体成型,由内向外依次包括密封部3、过渡部2和封盖部1,所述密封部3和封盖部1均成端面为正方形的长方体,密封部3端面面积小于封盖部1端面面积,且密封部3的内外端面的距离小于封盖部1的内外端面的距离,所述过渡部2整体成四棱台状,且过渡部2的四条侧棱设有加强条4,所述过渡部2的内端面的形状大小与密封部3的端面的形状大小相同,且过渡部2的外端面也为正方形,且外端面面积小于封盖部1端面面积,大于密封部3端面面积。该堵头砖整体采用硅线石制作而成。
该堵头砖的形状与观察孔的形状相匹配,且封盖部凸出在炉体外壁上,便于多次拿取安放,便于多次观察。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康星耐火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康星耐火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0740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折射高色散光学玻璃
- 下一篇:鼓式污泥压榨干化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