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独立变桨距风力发电机桨距角的控制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704928.8 | 申请日: | 2014-11-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5434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 发明(设计)人: | 梁俊宇;赵明;李萍;李孟阳;李维;仇永兴;李传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F03D7/00 | 分类号: | F03D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田怡春 |
| 地址: | 650217 云南省昆***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独立 变桨距 风力发电机 桨距角 控制 方法 | ||
1.一种独立变桨距风力发电机桨距角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方法步骤如下:
(1)搭建双馈风力发电机整机仿真模型;
(2)运行所述仿真模型,比对仿真模型运行结果和现场数据,验证仿真模型的有效性;
(3)改变仿真模型桨距角控制器中的PI参数,验证不同风速和风向下最佳桨距角控制器中PI参数的不同;
(4)对全风速段内各风速下的风轮转速、各风向下的输出功率、额定功率、转速、参考转速和其中某一个叶片的桨距角控制器最佳PI参数值进行记录;
(5)将步骤(4)中记录的风轮转速、风向、输出功率、额定功率、转速和参考转速作为神经元的输入对象,将目标PI参数作为输出对象,获取神经网络算法模块;
(6)在桨距角控制模块加入已训练成功的神经网络算法模块;
(7)利用风轮转速计算出同一叶片到达同一空间位置的间隔时间,通过延时环节将神经网络算法模块获得的某一叶片PI控制器参数传到其他叶片的PI控制器中;
(8)对加入神经网络算法模块的整机模型进行仿真,比较固定PI参数和神经网络动态调节桨距角PI参数下风轮叶片攻角的变化曲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独立变桨距风力发电机桨距角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的具体实现方法如下:
仿真模型采用给定风速和偏航角模拟现场风速和风向,观察额定风速以上11~25m/s内和偏航角0~10°下,风轮旋转一周内某一叶片的攻角变化曲线, 调节桨距角的PI控制参数,记录各个风速和风向下最平稳攻角输出曲线下的风轮转速、输出功率,发电机转速及PI参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独立变桨距风力发电机桨距角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神经网络算法采取有监督的学习方式,包括一个输入层、一个隐含层和一个输出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独立变桨距风力发电机桨距角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桨距角控制方法采取独立变桨距调节,所述风轮包括三个桨叶,相邻叶片之间的夹角为120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云南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0492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适用于高粘度液体的排污泵转子
- 下一篇:氢氧发动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