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人脸识别考勤系统无效
| 申请号: | 201410700067.6 | 申请日: | 2014-11-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087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1 |
| 发明(设计)人: | 胡晓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浩特通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7C1/10 | 分类号: | G07C1/10;G06K9/6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天府***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识别 考勤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具体地说事一种人脸识别考勤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我们的工作、生活中常用的考勤设备主要有打纸卡考勤设备、IC卡考勤设备、指纹考勤设备和人脸双识别考勤设备。其中,打纸卡考勤设备和 IC 卡考勤设备需另置纸质或电子考勤卡,不但使用成本较高,还存在一个主要问题:无法杜绝代打卡现象。指纹考勤设备受指纹污染、受损等影响,使用的局限性比较大;同时,由于指纹考勤设备是接触式的,使传染疾病的概率大大增加。
现在,市场上也出现了一些人脸识别考勤设备,而这些人脸识别考勤设备的识别率受光线的影响很大,很难达到满意的图像效果,具有识别时间长,拒认率和误认率高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对获取得来的图像进行适当的处理并结合面部特征定位方法,使它具有的特征能够在图像中明显地表现出来,从而解决考勤设备的识别率受光线影响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人脸识别考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图像采集模块:用于采集人员面部信息,得到输入图像;
图像预处理器模块,包括:
将采集到的输入图像从RGB空间转到YCbCr颜色空间,并进行光线补偿,进行光线补偿后的彩色图像被转换为黑白色图像的装置;
将转换后的图像进行降低图像的视觉噪声处理,同时除去图像中的高频部分的平滑处理装置;
将采集获得的多层次灰度图像处理成二值图像的二值化处理装置;
使输入图像转换为在每一灰度级上都有相同的像素点数,把原始图像的灰度直方图从比较集中的某个灰度区间变成在全部灰度范围内的均匀分布的直方图均衡化装置;
面部特征定位模块:将预处理后的图像根据边缘检测的规律分别定位出眉心、两眼的左右眼角、两瞳孔、两鼻孔、两嘴角以及嘴角水平线上脸轮廓边界点,并对面部特征信息进行提取;
身份匹配模块:将接收到的面部特征信息与终端数据库中的人脸数据进行匹配,并将匹配结果传输到终端显示器;
终端数据库:包括人脸数据、员工基本信息和考勤记录,人脸数据的获得是通过摄像头对员工面部信息采集5-10张照片后,通过图像处理保存其对应的特征值。
优选的,所述灰度归一化功能的转换公式为:
其中,c为原始图像的灰度值,G 为变换后图像的灰度值。这种变换算法是把灰度范围在[d,e]区间内的值变换到[b,a]区间范围内,保持在[d,e]区间之外的灰度值不改变,把d的值转换为b,把e的值转换为a,公式中的a,b,c,d,e,G均为[0,255]区间的十进制整数值。
优选的,所述直方图均衡化功能的转换公式为:
其中,为像素灰度值,为转换后的像素灰度值,为图像的面积,为第i级灰度的像素个数。
所述图像采集模块为现有摄像机产品。
所述终端显示器为LCD显示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图像预处理方法与面部特征定位方法相结合,解决了目前利用可见光的考勤系统存在的容易受到光线影响的问题,增加了识别率,并且便于整个考勤系统的信息管理。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系统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内容更加明显易懂,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描述。
结合图 1 所示,本发明的人脸识别考勤系统包括:终端数据库、图像预处理器模块、面部特征定位模块、身份匹配模块、图像采集模块、终端显示器。 其中 :
终端数据库包括人脸数据、员工基本信息和考勤记录。人脸数据的获得是通过摄像头对员工面部信息采集5-10张照片后,通过图像处理保存其对应的特征值。该图像处理方法可通过现有软件实现。
图像预处理器模块包括:
将采集到的输入图像从RGB空间转到YCbCr颜色空间,并进行光线补偿,同时进行光线补偿后的彩色图像被转换为黑白色图像的装置,因为摄像头直接得到的图片可能会存在光线不平衡的情况,会影响对特征的提取。
平滑处理装置将进行光线补偿后的彩色图像被转换为黑白色图像,这样就可以将图像的信息更加具体、简单地表现出来。转换的公式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浩特通信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浩特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0006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