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他克莫司缓释微丸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691441.0 | 申请日: | 2014-11-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871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 发明(设计)人: | 张昕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省智诚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K9/52 | 分类号: | A61K9/52;A61K9/16;A61K31/436;A61K47/32;A61P37/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50000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克莫司缓释微丸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药缓释制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他克莫司缓释微丸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同种异体组织、器官移植时,受者的免疫系统常对移植物产生排异反应(transplantrejection),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免疫学现象,涉及细胞和抗体介导的多种免疫损伤机制,都是针对移植物中的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抗原HLA(humanleucocyteantigen)的反应,供者与受者HLA的差异程度决定了排异反应的轻或重。移植排斥反应按发病机制和病理变化不同,可分为超急性排斥反应,急性排斥反应和慢性排斥反应,受体在移植后数分钟至24小时对移植物发生迅速而剧烈的排斥反应称为超急性排斥反应,急性排斥反应可发生在移植后数天,也可发生于数月后,慢性排斥反应可发生在数年内。
依据排斥反应的形态变化及发病机制,分为超急性排斥反应,急性排斥反应和慢性排斥反应。
1、超急性排斥反应
发生在移植后的几分钟或几小时,其发生与受者已有供者特异性HCA抗体存在,或供者与受者的ABO血型不符有关。移植器官迅速转变为暗红色,并伴有出血坏死,呈花斑状,体积肿大,质地柔软,组织学检查广泛的小血管炎伴血栓形成,血管壁纤维素样坏死和中性粒细胞浸润,并有IgG、IgM和补体存在。
2、急性排斥反应
较常见,未经免疫抑制治疗时,可在数天内发生,经免疫抑制治疗时,可在数月甚至数年后发生,可分为细胞型排斥反应和血管型排斥反应。
细胞型排斥反应:表现为移植器官内,大量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浸润,淋巴多为CD4+或CD8+T细胞。细胞型急性肾移植排斥反应。
血管型排斥反应:主要表现为细小动脉的坏死性血管炎。细小动脉的坏死性血管炎。
3、慢性排斥反应
常是反复急性排斥反应的积累,突出病变是血管内膜纤维化,伴有移植器官的实质细胞萎缩及间质纤维化慢性炎细胞浸润。
目前市场上存在着预防肝脏或肾脏移植术后的移植物排斥反应,治疗肝脏或肾脏移植术后应用其他免疫抑制药物无法控制的移植物排斥反应他克莫司胶囊,但是这种胶囊的药物稳定性并不是很好,并且不良反应难以确定,多数患者在术后几周出现的不良反应较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预防肝脏或肾脏移植术后的移植物排斥反应,治疗肝脏或肾脏移植术后应用其他免疫抑制药物无法控制的移植物排斥反应的他克莫司缓释微丸及其制备方法,其安全性更高、稳定性更好,并且不良反应较小。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他克莫司缓释微丸,包括含药微丸、包衣层,所述包衣层将含药微丸包裹,所述含药微丸包括:5mg他克莫司、70mg空白丸芯、120-220mg填充剂、25-125mg润滑剂、5-50mg粘合剂,所述的包衣层包括:35-175mg尤特奇NE30D、5-52mg滑石粉。
所述含药微丸中原料的最佳质量配比为:5mg他克莫司、70mg空白丸芯、200mg填充剂、55mg润滑剂、10mg粘合剂。
所述包衣层中原料的最佳质量配比为:95mg尤特奇NE30D、21mg滑石粉。
所述的填充剂为微晶纤维素。
所述的润滑剂为滑石粉。
所述的粘合剂为羟丙甲纤维素。
所述的包衣层中还包括十二烷基硫酸钠或聚乙二醇痕量。
所述的一种他克莫司缓释微丸的制备方法,包含如下工序:
步骤1:备料:按上述质量配比,将他克莫司使用粉碎机粉碎,过100目筛;
步骤2:混合:按照上述质量配比称取他克莫司、微晶纤维素放入三维混合机中混合30分钟,制成药物细粉,取出备用;
步骤3:粘合剂的配制:按上述质量配比称取适量的羟丙甲纤维素,加适量的热水配制成浓度为2%的粘合剂,备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省智诚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黑龙江省智诚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9144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