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束激发式非线性负反馈开关稳压电源无效
| 申请号: | 201410687416.5 | 申请日: | 2014-11-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937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04 |
| 发明(设计)人: | 谢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创图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M7/217 | 分类号: | H02M7/217;H02M3/335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合道英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09 | 代理人: | 廉红果;陆庆红 |
| 地址: | 610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束 激发 非线性 负反馈 开关 稳压电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开关稳压电源,具体是指一种光束激发式非线性负反馈开关稳压电源。
背景技术
随着目前科技的不断进步,电子产品在功能越来越强大的同时也给人们生活上带来了很大的便利。稳压电路便运营而生,传统的串联线性调整型稳压电路具有稳定性高、输出电压可调、波纹系数小、线路简单等特点。然而,这些串联线性调整型稳压电路的调整管总是工作在放大状态,一直都有电流流过,故其管子的功耗较大,电路的效率不高,一般只能达到30%~50%左右。为了克服上述缺陷,人们便研发了开关型稳压电路。
在开关型稳压电路中,调压管工作在开关状态,管子交替工作在饱和与截止两种状态中。当管子饱和导通时,流过管子电流虽大,可是管压降很小;当管子截止时,管压降大,可是流过的电流接近为零。因此,在输出功率相同条件下,开关型稳压电源币串联型稳压电源的效率高,一般可达80%~90%左右。但是,目前人们所采用的开关型稳压电源却存在波纹系数较大,当调整管不断在饱和与截止状态之间切换时,对电路会产生射频干扰,电路比较复杂且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目前开关型稳压电源存在的波纹系数较大、射频干扰严重、电路复杂及效率不高的缺陷,提供一种光束激发式非线性负反馈开关稳压电源。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光束激发式非线性负反馈开关稳压电源,主要由二极管整流器U,功率放大器P1,变压器T,串接在二极管整流器U与功率放大器P1之间的开关滤波电路,与变压器T的副边线圈L2相连接的电源输出电路,与变压器T的副边线圈L3相连接的变压反馈电路,与变压反馈电路相连接的非线性负反馈电路,与功率放大器P1相连接的PWM控制器,以及输出端与变压器T的原边线圈L1上的抽头相连接、而输入端与功率放大器P1的输出端相连接的滑动调节器组成。同时,在二极管整流器U的负极输出端与PWM控制器之间还串接有光束激发式逻辑放大电路;所述光束激发式逻辑放大电路主要由功率放大器P2,与非门IC1,与非门IC2,与非门IC3,负极与功率放大器P2的同相端相连接、正极经光二极管D6后接地的极性电容C11,一端与极性电容C11的正极相连接、另一端经二极管D7后接地的电阻R11,正极与电阻R11和二极管D7的连接点相连接、负极接地的极性电容C10,一端与与非门IC1的负极输入端相连接、另一端与功率放大器P2的同相端相连接的电阻R12,串接在功率放大器P2的反相端与输出端之间的电阻R13,一端与与非门IC1的输出端相连接、另一端与与非门IC3的负极输入端相连接的电阻R14,正极与与非门IC2的输出端相连接、负极与与非门IC3的负极输入端相连接的电容C9,以及一端与极性电容C10的正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与非门IC2的负极输入端相连接的电阻R15组成;所述与非门IC1的正极输入端与功率放大器P2的反相端相连接,其输出端与与非门IC2的正极输入端相连接;与非门IC3的正极输入端与功率放大器P2的输出端相连接,其输出端则与PWM控制器的一个输入端相连接;极性电容C11的正极则与二极管整流器U的负极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的非线性负反馈电路由电阻R3、电阻R4、二极管D4、二极管D5,以及晶体管桥式电路组成;所述功率放大器P1的输出端分别与变压反馈电路的输出端以及电阻R3和电阻R4的一端相连接,而电阻R3的另一端经二极管D4后与晶体管桥式电路相连接,电阻R4的另一端经二极管D5后与晶体管桥式电路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晶体管桥式电路由三极管Q2,三极管Q3,一端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相连接、另一端经电阻R6后与三极管Q3的基极相连接的电阻R5,一端与三极管Q3的集电极相连接、另一端经电阻R7后与三极管Q2的基极相连接的电阻R8,正极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相连接、负极与三极管Q3的基极相连接的电容C6,负极与三极管Q3的集电极相连接、正极与晶体管Q2的基极相连接的电容C7,以及一端与晶体管Q2的基极相连接、另一端外接+6V电源的电阻R9和一端与晶体管Q3的基极相连接、另一端外接+6V电源的电阻R10组成;所述晶体管Q2的集电极与电阻R3和二极管D4的连接点相连接,其发射极接地;所述晶体管Q3的集电极与电阻R4和二极管D5的连接点相连接,其发射极接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创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创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8741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金属膜膜厚量测系统及采用该系统进行膜厚量测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磁浮式电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