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共掺杂稀土离子的二氧化钛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647470.7 | 申请日: | 2014-11-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683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25 |
| 发明(设计)人: | 陈希;苏正夫;王志坚;樊玉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稀土金属材料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B01J23/10 | 分类号: | B01J23/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吴贵明 |
| 地址: | 410126 湖南省长沙***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掺杂 稀土 离子 氧化 光催化剂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共掺杂稀土离子的二氧化钛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将钐源化合物和铕源化合物,加入聚四氟乙烯溶液中,得到第一混合溶液;
步骤2)将二氧化钛粉末、异丙醇和去离子水加入所述第一混合溶液中混合,得到第二混合溶液;
步骤3)将所述第二混合溶液升温至160~220℃,保温4~8小时后冷却,分离沉淀物;
步骤4)将所述沉淀物洗涤,在75~80℃下烘干,得到共掺杂稀土离子的二氧化钛光催化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1)中,所述钐源化合物为Sm(NO3)3,所述铕源化合物为Eu(NO3)3,所述Sm(NO3)3和所述Eu(NO3)3的摩尔比为(0.5~2):1,所述钐源化合物和所述铕源化合物的总摩尔量:所述聚四氟乙烯的摩尔量为1:(2~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2)中,所述钐源化合物和所述铕源化合物的总摩尔量:所述二氧化钛粉末的摩尔量=(3~6):10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2)中,所述二氧化钛粉末、所述异丙醇和所述去离子水的摩尔比为1:(5~7):(5~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所述将所述第二混合溶液升温至160~220℃的操作具体为:
将所述第二混合溶液以10℃/min的速率持续升温至160~22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3)中,所述第二混合溶液升温至200℃,在所述步骤4)中,烘干时间为5~8小时。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所述二氧化钛粉末的制备过程,所述制备过程包括:
步骤a)将钛酸丁酯加入异丙醇中,得到透明溶液;
步骤b)将异丙醇、去离子水以及硝酸混合,得到酸性混液;
步骤c)将所述透明溶液和所述酸性混液混合,静置,分离得到白色膏体;
步骤d)将所述白色膏体干燥,碾碎,得到所述二氧化钛粉末。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所述钛酸丁酯和所述异丙醇的体积比为1:(5~7)。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b)中,所述异丙醇的用量和所述步骤a)中的用量相等,所述异丙醇和所述等离子水的体积比为1:(1~1.5),所述硝酸和所述去离子水的加入比例为3~5滴/10mL。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的静置时间为18~24小时,所述步骤d)中的干燥温度为75~80℃,干燥时间为5~8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稀土金属材料研究院,未经湖南稀土金属材料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4747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纳米链状钴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传质塔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