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车载式生物质热裂解设备的复合式冷凝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615854.0 | 申请日: | 2014-11-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532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8 |
| 发明(设计)人: | 司慧;王霄;常建民;吴煜;程琦;孔金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林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B01D5/00 | 分类号: | B01D5/00;C10B53/02;C10B57/00 |
| 代理公司: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专利服务中心 11040 | 代理人: | 肖进 |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车载 生物 裂解 设备 复合 冷凝 装置 | ||
1.一种用于车载式生物质热裂解设备的复合式冷凝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外壳(6),顶盖(1),气液混合器(2),导流管(3),冷却管(5),喷淋器(4);
所述外壳(6)成筒体结构,底部有一级冷凝液隔离区(8),并设有排污口(9),一侧有液体出口(10),冷凝下来的一级和二级液体产物分别存储在所述一级冷凝液隔离区(8)和其外围空间,其一级冷凝液中的杂质经沉淀后由所述排污口(9)排出;所述液体出口(10)与油泵(26)相连,液体混合物由所述油泵(26)输送给所述气液混合器(2)和所述喷淋器(4)做循环利用;
所述顶盖(1)通过法兰连接在所述外壳(6)上方,与所述外壳(6)一起将其余构件包裹在其内部;所述顶盖(1)上的管口包括热裂解气进口(13),不可冷凝气出口(15),第一冷凝介质进口(16),第二冷凝介质进口(11),冷却水进口(12),冷却水出口(14);
所述气液混合器(2)包括:进气管(18),引入区(20),混合区(19),喷管(17);所述进气管(18)截面为矩形,连接所述热裂解气进口(13),将热裂解蒸气切向导入所述引入区(20);所述引入区(20)主体为一圆筒,下端为一倒椎体;所述混合区(19)为一圆筒,连接在所述引入区(20)下端,所述混合区(19)下端连接所述导流管(3)进口;所述喷管(17)上端与所述第一冷凝介质进口(16)相通;下端深入所述引入区(20)内部,所述喷管(16)的出口低于所述进气管(18)底面;
所述的导流管(3)出口浸没在所述一级冷凝液隔离区(8)中的冷凝介质内;气、液混合物经所述导流管(3)流入一级冷凝液隔离区(8)中的冷凝介质中;在所述导流管(3)外壁面上分别焊接有2~3个导流板(21);所述导流板(21)上、下壁面与水平面夹角均大于0°,可将上升的气体导向所述的外围的冷却管(5),同时使得落在所述导流板(21)上的二级冷凝液流入所述一级冷凝液隔离区(8)以外的空间;
所述冷却管(5)主体由同轴但旋向不同的内螺旋管(23)、外螺旋管(24)组成;所述内螺旋管(23)和所述外螺旋管(24)各由3根螺旋管并联而成,并由3根180°弯管(25)在底部将二者串联,位于冷凝介质液面以上;所述内螺旋管(23)和所述外螺旋管(24)顶部各焊接有一直管,分别连接所述冷却水进口(12)和所述冷却水出口(14);
所述的喷淋器(4)位于所述气液混合器(2)进气管(18)下方,主体为进口(22)与所述顶盖(1)上的第二冷凝介质进口(11)相连的环状结构,其一侧均布有2圈喷淋孔,喷洒出的冷凝介质分别落在所述内螺旋管(23)和所述外螺旋管(24)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载式生物质热裂解设备的复合式冷凝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外壳(6)中部装有视镜(7),便于观察内部情况和作为手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林业大学,未经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1585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草甘膦水解尾气连续回收副产物的方法
- 下一篇:自锁式爬杆机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