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流线分析的轨道交通枢纽设施设计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610779.9 | 申请日: | 2014-11-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082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1 |
| 发明(设计)人: | 袁振洲;吴先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交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商泰律师事务所 11255 | 代理人: | 毛燕生 |
| 地址: | 10004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流线 分析 轨道 交通枢纽 设施 设计 方法 | ||
1.一种基于流线分析的轨道交通枢纽设施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流线分析包括流线的表示方法、流线生成、冲突点分析、流线优化和冲突消除;所述轨道交通枢纽设施设计方法,包括枢纽设施布局和枢纽设施微观设计,其中,所述枢纽设施布局包括枢纽设施分类,设施布局优化模型和布局优化流程;所述枢纽设施微观设计包括交通设施延误计算模型,设施能力优化模型和枢纽微观交通设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流线分析中的流线,是在交通枢纽内,由于各类人员、车辆、物品的集散活动,产生一定的流动过程和流动路线;所述流线的表示方法包括流程图表示法和组织图表示法;所述流线的生成,是直观形象地表示出行人在城市轨道交通枢纽中的分布和走向,即将枢纽各交通方式换乘矩阵转换成枢纽内部客流OD分布矩阵;所述冲突点分析和冲突消失中的冲突,包括流线交汇/分流引起的摩擦冲突、流线相交穿插引起的交叉冲突和开放空间的复杂交织冲突点;所述流线优化和冲突消除采用交叉外移法和物理切割法。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枢纽设施包括通道类设施、服务类设施、换乘类设施和信息类设施;所述设施布局优化包括优化的基本要求、效用指标的计算和优化模型的建立;所述布局优化流程包括设施分析、枢纽乘客流线分析、建立枢纽设施布置优化模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交通设施延误计算包括通道类设施延误计算、服务类设施延误和换乘类设施延误;所述设施能力优化模型包括枢纽网络的抽象、变量符号的定义、非线性双层优化模型构建、启发式求解算法;所述微观交通设计包括通道楼梯的设计、售检票设施的设计、公交换乘设施的设计、社会车辆换乘停车场设计、自行车停放区设计和信息服务设施设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交通大学,未经北京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1077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塑料管材透光率测定仪
- 下一篇:一种水质检测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