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开关磁通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的两级行星减速式转辙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607040.2 | 申请日: | 2014-10-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013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1 |
| 发明(设计)人: | 赵升吨;杨雪松;范淑琴;李靖祥;钟玮;刘虹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B61L5/06 | 分类号: | B61L5/06;H02K7/116 |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贺建斌 |
| 地址: | 710049***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开关 永磁 同步电机 驱动 两级 行星 减速 转辙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铁路道岔转辙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开关磁通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的两级行星减速式转辙机。
背景技术
道岔转辙机是在轨道交通领域普遍使用的一种道岔转换工具,它能够按照需要改变道岔的接通方向,在转换动作完成后锁闭道岔,防止外力改变道岔接通状态,并对尖轨与基本轨之间的连接状态给出表示和监督。随着轨道交通不断提速,轨道量不断增多,道岔间的连接越来越复杂,因此对转辙机工作的可靠性及动作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的电动转辙机采用直流电动机或交流异步电机进行驱动,电机输出扭矩经多级齿轮副传动后带动下一级的齿轮齿条或滚珠丝杠运动,传动链冗长使得结构复杂庞大,开环系统也必然带来控制精度及可靠性较低的问题。相比于直流电动机或交流异步电动机,交流伺服电动机在调速时能够更加准确灵活、低速时输出的转矩大且与计算机配合能实现更加精确可靠的控制,故已成为越来越重要的驱动元件。将交流伺服电动机的优势与简化后的机械结构传动环节结合,提高了工作效率,将在传动环节的精度损失大大减小,故该技术在转辙机上的运用将大大提高转辙机的性能。
因此发明一种开关磁通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的两级行星减速式转辙机符合铁路运输部门对道岔转换设备发展的需要,它克服了传统转辙机结构复杂、效率及精度较低、可靠性低等缺点。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开关磁通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的两级行星减速式转辙机,简化结构、提高精度、保证可靠性。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开关磁通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的两级行星减速式转辙机,包括开关磁通永磁同步电机的定子总成8,定子总成8固定在电机侧壳7上;转子9与电机主轴10键连接;电机主轴10与电机前端盖1和电机后端盖12相连,并通过电机轴承5支承;第一油封13安装在电机后端盖12靠近定转子一侧;电机前端盖1和电机后端盖12、电机侧壳7及转辙机箱体34连接;旋转变压器总成2固定在电机主轴10后端,旋转变压器外壳与电机前端盖1过盈配合;手动轴端盖4与电机主轴10上端头连接;电机主轴10下端头与初级太阳轮18键连接;初级太阳轮18外侧环形均布四个初级行星轮17,并利用外齿圈16导向;外齿圈16固定在减速器侧壳14上;初级行星轮17与初级行星架20连接;初级行星架20与次级输入轴22键连接;次级输入轴22与次级太阳轮23连接;次级太阳轮23通过次级行星轮19、行星柱21与次级行星架25连接;次级行星架25与滚珠丝杠26连接;减速器端盖24和减速器侧壳14连接;滚柱丝杠26前端借助圆锥滚子轴承41支撑在减速器侧壳14内;圆锥滚子轴承41外侧安装第二油封30;滚珠丝杠26后端利用轴承37支撑在丝杠套筒36内;丝杠套筒36与转辙机箱体34连接;丝杠螺母40与滑块组合32连接;滑块组合32安装在线型导轨33上;动作杆35与滑块组合32连接;两根表示杆39两端与前套筒42和后套筒38连接;开关磁通永磁同步电机的电机驱动器31安装在箱体内。
所述手动轴端盖4与电机主轴10通过螺纹连接,并在连接完成后保证圆柱插头3接通。
所述的开关磁通永磁同步电机主轴端部加工出六角输入轴,在电动驱动发生故障时能够手动保证道岔转换,同时手动轴端盖4与电机主轴10通过圆柱插头3接通或断开实现电动互锁,保证手动输入时的安全性。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采用开关磁通永磁同步电机取代原有转辙机中的直流电机或交流异步电机,提高控制精度。
将开关磁通永磁同步电机与减速机构、执行机构同轴排列,大大减小径向尺寸,在箱体内提供足够的位置以安装电机驱动器;电机安装在箱体外便于检修及更换。
采用线型导轨进行导向可极大减小执行机构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有效提高转辙机工作效率。
开关磁通永磁同步电机主轴端部加工出六角输入轴,在电动驱动发生故障时可手动保证道岔转换;同时手动轴端盖与电机主轴通过圆柱插头接通或断开电路可实现电动互锁,保证手动输入时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发明的俯视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0704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保除尘生物颗粒锅炉
- 下一篇:高温气渣分离与余热回收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