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Y分子筛的加氢裂化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603741.9 | 申请日: | 2014-11-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181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 发明(设计)人: | 柳伟;关明华;杜艳泽;王凤来;刘昶;秦波;张晓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B01J29/16 | 分类号: | B01J29/16;C10G47/2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子筛 加氢裂化催化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含Y分子筛的加氢裂化催化剂,其特征在于:以催化剂总重量计,包括如下组分:含改性Y分子筛的硅铝载体55%~85%,活性金属15%~45%,其中活性金属以金属氧化物计;所述的活性金属选自元素周期表中的第VIII族和/或第VIB族金属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其中所述的改性Y分子筛在硅铝载体中的质量百分比为15%~90%,余量为无定形硅铝和/或氧化铝;改性Y分子筛晶胞常数为2.425~2.455nm;分子筛体相硅铝比为10~60,表面层硅铝比7~30,表面层硅铝比低于体相硅铝比8~40,其中所述的表面层指分子筛外表面至内部5~400nm的厚度范围,表面层原生于改性前的Y分子筛晶粒;改性Y分子筛比表面积600~800m2/g,孔容0.40~0.70ml/g;红外酸含量0.3~1.5mmol/g;相对结晶度70%~110%。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改性Y分子筛的表面层指分子筛外表面至内部10~200nm厚度范围。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以金属氧化物计,第VIII族活性金属含量为3%~15%,第VIB族活性金属含量为10%~40%,第VIII族活性金属是Ni和/或Co,第VIB族活性金属是W和/或Mo。
4.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的比表面积为200~400m2/g,孔容为0.2~0.5ml/g。
5.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改性Y分子筛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内容:(1)以NaY沸石为原粉在铵盐水溶液中进行铵盐离子交换;(2)对步骤(1)中得到的铵交换后的Y分子筛进行水热处理;(3)对步骤(2)得到的Y分子筛进行低浓度酸处理;(4)酸溶液处理后的Y分子筛快速干燥脱除表面水;(5)将液态或气态的不饱和烯烃与步骤(4)快速干燥获得的Y分子筛充分接触,然后在含氧气氛中进行积炭反应;(6)将步骤(5)得到的焙烧后的Y分子筛进行酸脱铝处理;(7)步骤(6)经酸脱铝处理的Y分子筛经过滤、干燥后,进行烧炭处理,得到改性Y分子筛。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铵盐离子交换过程如下:以NaY沸石为原料在铵盐水溶液中,60~120℃下,交换1~3小时,交换次数为1~4次,得到交换后的NaY沸石,Na2O含量小于3.0%。
7.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水热处理条件为:温度为500~600℃,压力为0.01~0.5MPa,处理时间为1.0~6.0小时。
8.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低浓度酸处理过程中使用的酸为无机酸和/或有机酸,选自硫酸、盐酸、硝酸、柠檬酸、草酸或醋酸中的一种或多种;无机酸和/或有机酸的浓度以H+计为0.1~0.7mol/L。
9.按照权利要求5或8所述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低浓度酸处理过程的液/固质量比为3:1~30:1;处理温度30~80℃,处理时间为0.5~3小时。
10.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步步骤(4)快速干燥过程干燥温度为100~300℃,干燥时间为1~60分钟。
11.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步骤(5)所述的不饱和烯烃是炭原子数为2~10的正构或异构烯烃、二烯烃。
12.按照权利要求5或11所述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气态不饱和烯烃与分子筛接触条件为:压力0.1~1.0MPa,接触时间0.1~2小时;液态不饱和烯烃与分子筛接触条件为:压力0.1~1.0MPa,接触时间0.5~4小时。
13.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步骤(5)所述的含氧气氛为空气、氧气与氮气的混合物或氧气与惰性气体的混合物中的一种,氧气在气相中的体积分数为10%~100%。
14.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步骤(5)所述的积炭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50~500℃,反应时间为1~50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0374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