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摩托车无级变速离合器定心多向运动结构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582117.5 | 申请日: | 2014-10-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293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04 |
| 发明(设计)人: | 伍怀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兴工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D23/14 | 分类号: | F16D23/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裴娜 |
| 地址: | 40008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摩托车 无级 变速 离合器 定心 多向 运动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离合器,特别涉及一种摩托车的无级变速离合器。
背景技术
定心多向运动结构是摩托车无级变速离合器的重要结构,它通过滑套定心,移动轮在滑套上既有周向转动又有轴向滑动来实现离合器无级变速。
现有技术中,定心多向运动结构为钢套、滑套、油封组合结构,钢套固定在移动轮上,钢套套装在滑套上,钢套与滑套间加润滑脂实现两者的滑动配合,上述技术存在如下不足:
1)钢套与滑套都为钢件材料,长时间使用会导致钢套和滑套磨损严重;
2)当钢套或者滑套磨损后,磨损部位对油封有切割破坏影响,导致油封失效,润滑脂泄漏,进而使灰尘进入钢套和滑套配合面,导致磨损损坏。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摩托车无级变速离合器定心多向运动结构,以解决现有定心多向运动结构容易出现钢套和滑套磨损、密封破裂失效等问题。
本发明摩托车无级变速离合器定心多向运动结构,包括传动轴和套在传动轴上并与传动轴花键配合的驱动盘,还包括套在传动轴上并与传动轴转动配合的滑套和套在滑套上的移动轮,所述移动轮的内孔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一滑动轴承和防止第一滑动轴承轴向脱落的第一挡圈,所述移动轮的内孔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滑动轴承和防止第二滑动轴承轴向脱落的第二挡圈,所述第一滑动轴承和第二滑动轴承与滑套滑动配合。
进一步,所述第一滑动轴承和第二滑动轴承均由钢套和固定在钢套内壁上的耐磨材料层组成。
进一步,所述传动轴的端部还固定设置有密封套,所述密封套的端部顶靠在驱动盘的端面上。
进一步,所述滑套为表面经过QPQ处理的滑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摩托车无级变速离合器定心多向运动结构,其通过滑动轴承和滑套配合结构代替原有的钢套、滑套和油封组合结构,滑动轴承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且滑动轴承耐磨性好,可避免现有技术中的钢套和滑套磨损问题,同时也消除了现有技术中的油封破损问题,可很大的提高离合器的工作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摩托车无级变速离合器定心多向运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摩托车无级变速离合器定心多向运动结构,包括传动轴1和套在传动轴上并与传动轴花键配合的驱动盘2,还包括套在传动轴上并与传动轴转动配合的滑套3和套在滑套上的移动轮4,所述移动轮的内孔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一滑动轴承5和防止第一滑动轴承轴向脱落的第一挡圈6,所述移动轮的内孔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滑动轴承7和防止第二滑动轴承轴向脱落的第二挡圈8,所述第一滑动轴承5和第二滑动轴承7与滑套3滑动配合。
工作时,摩托车在变速过程中,移动轮受力向下移动,因滑套固定在传动轴上不能移动,故移动轮靠滑动轴承与滑套相对滑动来实现向下移动过程,同时因移动轮还一直在绕滑套转动,从而实现在变速过程中移动轮的定心转动与定心轴向滑动同时存在的多向运动。
本实施例摩托车无级变速离合器定心多向运动结构,其通过滑动轴承和滑套配合结构代替原有的钢套、滑套和油封组合结构,滑动轴承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且滑动轴承耐磨性好,可避免现有技术中的钢套和滑套磨损问题,同时也消除了现有技术中的油封破损问题,可很大的提高离合器的工作可靠性。
作为对本实施例的改进,所述第一滑动轴承5和第二滑动轴承6均由钢套和固定在钢套内壁上的耐磨材料层组成,本改进使第一滑动轴承5和第二滑动轴承6在长期使用中不易磨损损坏。
作为对本实施例的改进,所述传动轴1的端部还固定设置有密封套9,所述密封套9的端部顶靠在驱动盘2的端面上,本改进使得灰尘等不能通过传动轴1上的花键配合间隙进入滑套内,可避免灰尘等杂物对滑套和传动轴等的磨损损坏。
作为对本实施例的改进,所述滑套3为表面经过QPQ处理的滑套,耐磨性能好,使用寿命长。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兴工业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兴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8211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开胃健脾中药酒及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干姜止咳化痰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