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上流式反应器的气液分配盘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563840.9 | 申请日: | 2014-10-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828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8 |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锟;卜岩;朱峰;杨涛;方向晨;蒋立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J8/24 | 分类号: | B01J8/24;C10G49/1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16045 辽宁省大连***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上流 反应器 分配 | ||
1.一种用于上流式反应器的气液分配盘,包括盘板,盘板上均匀分布多个分配孔,每个分配孔上安装有1个气液分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液分布器包括催化材料网和支撑体,催化剂材料网在盘板上方,支撑体在盘板下方,催化材料网底部及支撑体顶部分别通过螺栓固定在盘板的分配孔中,催化材料网底部与支撑体顶部连通,其中催化材料网由加氢反应中具有催化活性的材料制成。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分配盘,其特征在于:催化材料网为蘑菇状空心网,顶部蘑菇头部分的圆弧端点的切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5-150°,下部蘑菇杆部分的圆筒直径小于分配孔的直径,圆筒高度为0.5-50mm;催化材料网的网孔直径为0.1-5mm,催化材料网厚度为0.1-5cm。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液分配盘,其特征在于:顶部蘑菇头部分的圆弧端点的切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20-50°,下部蘑菇杆部分的圆筒高度为5-25mm;催化材料网的网孔直径为0.5-1mm,催化材料网厚度为1-2cm。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分配盘,其特征在于:支撑体的材质为金属材质,支撑体上部为圆筒状结构,下部为圆台形筒状结构,支撑体上部圆筒的直径、厚度与催化材料网的下部圆筒相同,圆筒高度为0.5-50mm,圆台形筒状结构的高度为10-400mm,圆台轴截面底角a为30-70°,底部设置气液入口1和气液入口2。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液分配盘,其特征在于:气液入口1为支撑体底部的中心为圆心的圆形开口,开口处向上为一顶部收缩的圆筒结构,圆形开口半径为3~30mm,从圆筒高度由下至上的1/4-2/3处开始收缩,收缩角度b为120-150°,圆筒高度为0.5-80mm。
6.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液分配盘,其特征在于:气液入口2为支撑体的底部中心为圆心的圆环形开口,圆环外圆半径为70~100mm,内圆半径为10~50mm,外圆所在的底部与内圆所在的底部通过连接杆连接。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分配盘,其特征在于:盘板的开孔率即盘板上的气液分布器的比例为5%-50%。
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分配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具有催化活性的材料为加氢反应中的保护剂,选自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的FZC-102、FZC-103、FZC-204、FZC-10U、FZC-11U或FZC-10A~FZC-14A加氢保护剂中的一种,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的RG系列加氢保护剂中的一种,AkzoNobel公司的KG50、KG-1、5B或542加氢保护剂中的一种,CRITERION公司的514-SH、544-SH、814HC、824-HC或855MD加氢保护剂中的一种,或上述加氢保护剂的几种组合。
9.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分配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催化材料网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内容:将催化剂与粘结剂混合,捏压成可塑体,然后浇筑到催化材料网的模具中,焙烧,得到催化剂组成的催化材料网。
10.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气液分配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粘结剂为氧化铝、硅溶胶、纤维素或聚乙烯醇中的一种或几种。
11.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气液分配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具由上封和下封构成,上封和下封分别含有若干平行的针芯,模具材料为不锈钢材料,模具的形状、大小及针芯的个数、直径,根据所要制备的催化剂材料网的形状进行设计,上封和下封通过连接件连接。
12.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气液分配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焙烧条件为:焙烧温度300~1000℃,焙烧时间为2~25小时。
1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分配盘,其特征在于:气液分配盘安装在流化床的底部封头内部和/或在反应器底部入口管线内。
14.一种流化床反应器,包括反应器筒体,其特征在于:在反应器筒体内下部设置权利要求1~13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气液分配盘。
15.一种权利要求1~13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气液分配盘用于在气体液体并流向上的上流式反应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6384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压鼓式制动器
- 下一篇:一种氰化物漂洗水的回用回收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