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阳离子聚丙烯酰胺水乳液的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561685.7 | 申请日: | 2014-10-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272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04 |
| 发明(设计)人: | 吴江勇;谷之辉;崔仕章;崔学章;王黎明;杨红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德仕石油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F271/02 | 分类号: | C08F271/02;C08F220/56;C08F220/34;C08F226/02;C08F212/08 |
| 代理公司: | 山东济南齐鲁科技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8 | 代理人: | 杨彪 |
| 地址: | 2570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阳离子 聚丙烯酰胺 乳液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阳离子聚丙烯酰胺水乳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由式(1)所示的大单体作为分散剂,由丙烯酰胺和阳离子单体共聚而成, 式(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阳离子聚丙烯酰胺水乳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式(1)中m为大分子单体中高分子链段阳离子的聚合度;n为大分子单体中苯乙烯的聚合度;R1、R2为C1~C8的烷烃链。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阳离子聚丙烯酰胺水乳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大单体分散剂的平均分子量为2×105~6×10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阳离子聚丙烯酰胺水乳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阳离子聚丙烯酰胺水乳液溶解速度小于10min。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阳离子聚丙烯酰胺水乳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阳离子聚丙烯酰胺水乳液的分子量在700万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阳离子聚丙烯酰胺水乳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阳离子聚丙烯酰胺水乳液的产品体系粘度小于300 mPa·s。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阳离子聚丙烯酰胺水乳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大单体分散剂的制备方法为:
1)将1份的阳离子单体和0.01~0.2份的苯乙烯加入反应釜中,加入5~10份的溶剂溶解;向反应釜中通入氮气除氧15~30分钟;向反应釜中加入0.001~0.01份的链转移剂和0.0001~0.005份的引发剂,在60~70℃下搅拌反应4~6小时,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7~9,减压抽去大部分的溶剂,用5~20份沉淀剂沉淀三次,离心分离,干燥得到白色固体大单体前体,其结构式如式(2)所示,
式(2)
2)向反应釜中加入前述1份的大单体前体和5~10份的四氢呋喃,溶解均匀;将0.01~1份丙烯酰氯溶于2~6份四氢呋喃中,搅拌下加入到上述溶液中,同时滴加一定量的碳酸钠水溶液,用带冷媒的夹套反应釜控制反应温度在0~4℃;反应2~4小时后,升温至室温;减压抽去溶剂,在5~8份乙醚中沉淀三次,干燥后得到白色固体反应型分散剂,其结构式如式(1)所示。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一种阳离子聚丙烯酰胺水乳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大单体分散剂的制备方法步骤1中所述的阳离子单体结构式如式(3)所示:式(3)
式(3)式中R1、R2为C1~C8的烷烃链。
9.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一种阳离子聚丙烯酰胺水乳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大单体分散剂的制备方法步骤1中所述的溶剂选自甲醇、乙醇和乙腈中的一种,优选为乙醇;链转移剂为巯基乙铵盐酸盐;所述的引发剂选自2,2-偶氮双(2-脒基丙烷)二盐酸盐、2,2-偶氮双(2-脒唑啉丙烷)盐酸盐、偶氮二(2,5-二甲基-6-羧基)己腈和偶氮二异丁腈中的一种或两种,优选偶氮二异丁腈;所述的沉淀剂选自乙醚和丙酮中的一种,优选乙醚。
10.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阳离子聚丙烯酰胺水乳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阳离子聚丙烯酰胺水乳液,其制备方法为:将1份的丙烯酰胺、0.1~1.2份的阳离子单体、0.1~1份的上述大单体分散剂、2~4份的硫酸铵和0.01~0.5份的聚乙二醇(分子量20000)加入到反应釜中,加入0.0001~0.001份的扩链剂和0.0001~0.001份的络合剂,加入5~10份的去离子水,搅拌溶解,用NaOH溶液和稀硫酸调节pH为5~8,通氮气除氧15~40min后,升温至30~35℃加入0.00001~0.0005份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组成的氧化-还原引发剂,调节搅拌速度,当体系变为乳白色后,再加入0.00005~0.001份的偶氮引发剂;
升温至50~55℃继续反应6~10h后,再加入0.1~0.5份的硫酸铵,冷却后即得到分散性良好的稳定的CPAM水乳液产品。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10所述的一种阳离子聚丙烯酰胺水乳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阳离子单体选自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丙烯酰氧乙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基三甲基氯化铵中的一种或两种;扩链剂选自N,N-二甲基乙醇胺、乙二醇、己二醇、N,N-二甲基乙二胺、N,N-四甲基乙二胺、三乙烯四胺、1,3-二甲胺基丙腈中的一种或多种;络合剂为EDTA;氧化剂选自过硫酸铵、过硫酸钠、过硫酸钾、双氧水和2-过氧化丁酮中的一种或多种;还原剂选自亚硫酸铵、亚硫酸钾、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铵、亚硫酸氢钠、亚硫酸氢钾和甲醛合次硫酸氢钠中的一种或多种;偶氮系引发剂为2,2’-偶氮(2-脒基丙烷)二盐酸盐、2,2’-偶氮(2-咪唑啉丙烷)二盐酸盐和4,4’-偶氮双(4-氰基戊酸)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为2,2’-偶氮(2-脒基丙烷)二盐酸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德仕石油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德仕石油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6168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