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纬向弹力长丝织造辅助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410540201.0 | 申请日: | 2014-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643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程志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华茂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3D47/30 | 分类号: | D03D47/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600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弹力 长丝 织造 辅助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机械,具体涉及一种纬向弹力长丝织造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纺织行业越来越多的涉及差异化纤维、功能性纤维生产织造,其中有年产量超过万吨的有色纤维、网络丝、细旦丝、高强低伸缝纫线、高收缩纤维、异形纤维、涤纶阳离子可染改性纤维、三维立体卷曲涤纶、空气变形丝、远红外纤维、中考彷羽绒纤维、抗静电纤维、纳米纤维、智能纤维等。化纤织物品种也是层出不穷,以每年上千个在递增。其中纬向弹力长丝织物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但现有工艺中纬向弹力长丝织物的织成率一直比较低,在比较先进的纺织企业,长丝品种的下机一等品率也不超过80%。其主要疵点集中在纬缩、露丝、横档等疵点上。
弹力长丝纬纱之所以出现纬缩漏丝,是因为弹力长丝在喷气织机上生产时,涤长丝或锦纶长丝等化纤长丝比较光滑,和包芯氨纶丝摩擦力小,抱合力差,在吹气引纬的过程中,有弹力的氨纶包芯丝会产生回缩。弹力较小的氨纶丝回缩力小,在尾纱部分回缩4厘米左右,弹力大的较粗的氨纶丝回缩力大,在尾纱会产生十几厘米的回缩。这种芯纱和包覆纱不同步的尾纱织到布面上就会出现漏丝、隐性纬缩疵点。丰田710型织机上厂家配置了拉伸电磁阀和吹气电磁阀以及后置式拉伸喷嘴,以解决纬缩漏丝的问题,但仍存在效率低下的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有效避免弹力长丝织造布面易出现漏丝、隐性纬缩疵点的弊端,大幅提高织造工效的纬向弹力长丝织造辅助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一种纬向弹力长丝织造辅助装置,包括织机机架,所述织机机架内置有喷气总管,所述喷气总管设置有若干斜置喷嘴,所述织机机架一侧设置有废边纱架,所述废边纱架上设置有若干废边纱锭;所述织机机架右侧还设置有尾纱导管,所述尾纱导管一端设置有与其相对的吹气辅喷嘴,所述吹气辅喷嘴接入喷气总管。织造工艺中为控制尾纱回缩,需加大尾纱的吸拉控制能力,本发明运用后置式吹气辅喷嘴将尾纱二次折向,加大尾纱的摩擦力,避免回缩。引纬织造时,斜置喷嘴连续吹纬纱至布面的右侧,当尾纱吹至吹气辅喷嘴控制范围后由其继续导入尾纱导管内拉伸,同时废边纱锭导入的废边纱在布面右侧经向织造废布边,废边纱织造产生的废布边有效增加了弹力长丝的回缩控制,降低成品残次率。
进一步的,所述废边纱锭设置为4-20支。其增大尾纱的握持力度,尾纱弹力丝回缩控制效果达到最佳且满足废边纱架在狭小的纺织车间内合理布局要求。
进一步的,所述尾纱导管设置为左高右低。其便于纬纱持续导入、吹气拉伸,提高作业效率。
本发明及时控制尾纱弹力丝回缩,并把已出现回缩的尾纱留在布面外,避免布面上出现漏丝、纬缩疵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纬向弹力长丝织造辅助装置,包括织机机架9,所述织机机架9内置有喷气总管8,所述喷气总管8设置有若干斜置喷嘴2,所述织机机架9一侧设置有废边纱架7,所述废边纱架7上设置有若干废边纱锭4;所述织机机架9右侧还设置有尾纱导管6,所述尾纱导管6一端设置有与其相对的吹气辅喷嘴5,所述吹气辅喷嘴5接入喷气总管8。
所述废边纱锭4设置为4-20支。
所述尾纱导管6设置为左高右低。
本发明的废边纱架7置于织机机架9一侧地上,实际应用中可根据需要加装废边纱锭4用于废边绞边,吹气辅喷嘴5右侧2.5cm处安装尾纱导管6。
引纬时,纬纱自左向右运动,尾纱由斜置喷嘴2持续吹入尾纱导管6,同时吹气辅喷嘴5持续吹气继续拉伸尾纱,废边纱锭4导入的废边纱10在布面1最右侧经向织造废布边3,废布边3有效增加了弹力长丝的回缩控制,避免弹力长丝织造布面出现漏丝、隐性纬缩疵点。
本发明在现有尾纱拉伸设备的基础上增加了布面1的废布边3织造,提高了对纬纱的张紧度,有效防止其回缩,保证了产品品质,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作业高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华茂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华茂纺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402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