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去青皮核桃的保鲜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533086.4 | 申请日: | 2014-10-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044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 发明(设计)人: | 陈德经;尹宏飚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元棒仁食品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3B9/26 | 分类号: | A23B9/26;A23B9/30 |
| 代理公司: | 成都中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126 | 代理人: | 何渊 |
| 地址: | 628031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青皮 核桃 保鲜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产品贮藏保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去青皮鲜食核桃的保鲜方法。
背景技术
核桃是举世闻名的木本油料,其具有丰富的营养和较高的经济价值,因此被称为世界“四大”干果之一。核桃仁中脂肪含量约50-63%,蛋白质含量约15.4%,碳水化合物含量约10%,粗纤维含量约5.8%,灰分含量约1.5%,此外还含量多种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故有很高的营养价值。除此之外,核桃还具有顺气补血、止咳化痰、润肺补肾、滋养皮肤等功能。目前,在市场上销售的核桃多为干品,而鲜食核桃由于保鲜保质期短较少销售。所谓鲜食核桃是脱去青皮核桃,含水量在35%-45%,直接食用口感脆甜,有核桃固有的香气。由于核桃仁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和高水份,现有的保鲜贮藏方法,核桃容易出现油脂酸败现象,鲜食核桃更容易出现油脂酸败、水份多,形成酸沤味、霉烂变质,鲜食核桃上市很短。故鲜食核桃的加工以及其保鲜都显得尤为迫切,关键解决核桃的霉变、水份多,酸沤味,达到鲜食核桃的质量与安全标准。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鲜时间长、口感品质好、食用方便的去青皮鲜食核桃的保鲜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去青皮鲜食核桃的保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挑选:将采摘成熟的鲜核桃进行大小挑选,剔除烂病果;
(2)脱青皮:机械脱皮、抛光去瓤衣;
(3)清洗消毒:用pH值为3的水清洗,再用浓度为5-10mg/l的臭氧水消毒3-5min;
(4)保鲜浸泡:将核桃在保鲜液中浸泡5-10min,捞出沥干;
(5)包装:用0.06MMPE包装袋真空包装,真空度0.08MPA,同时在包装袋内放置核桃质量1%的吸气剂;
(6)冷冻保鲜:将包装好的核桃在0-5摄氏度条件下进行保鲜贮藏。
所述保鲜液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混合制得:
1%-1.5%壳聚糖
0.1-0.2%盐酸
0.1%-0.2%二氧化硅
0.1%-0.2%山梨酸钾
0.1%-0.2%特丁基对苯二酚
余量为纯净水。
所述盐酸浓度为31%。
所述吸气剂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组分混合而成:
活性炭9份,三聚磷酸铝1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经本发明方法加工出的去青皮鲜食核桃,核桃含水量均在35%以上,在0-5℃保鲜时间达240天以上,室温下保存15天,核桃无霉变,风味浓郁,无异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我们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一种去青皮鲜食核桃的保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挑选:将采摘成熟的鲜核桃进行大小挑选,剔除烂病果;
(2)脱青皮:机械脱皮、抛光去瓤衣;
(3)清洗消毒:用pH值为3的水(用盐酸调水的pH值)清洗,再用浓度为5-10mg/l的臭氧水消毒3-5min;
(4)保鲜浸泡:将核桃在保鲜液中浸泡5-10min,捞出沥干;保鲜液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混合制得:
1%-1.5%壳聚糖
0.1-0.2%浓度为31%的盐酸
0.1%-0.2%二氧化硅
0.1%-0.2%山梨酸钾
0.1%-0.2%特丁基对苯二酚
余量为纯净水。
(5)包装:用0.06MMPE包装袋真空包装,真空度0.08MPA,同时在包装袋内放置核桃质量1%的吸气剂;吸气剂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组分混合而成:活性炭9份,三聚磷酸铝1份。
(6)冷冻保鲜:将包装好的核桃在0-5摄氏度条件下进行保鲜贮藏。
试验例:
将本发明方法与常规通风室温贮藏法以及真空包装贮藏法进行对比试验:
试验产品与方法:
A产品:本发明方法所得产品。
B产品:将同A产品一样通过脱青皮、清洗消毒处理后的核桃直接在常规通风室温条件下贮藏;
C产品:将同A产品一样通过脱青皮、清洗消毒后的核桃用0.06MMPE包装袋真空包装,真空度0.08MPA,在0-5℃条件下贮藏;
D产品:将同A产品一样通过脱青皮、清洗消毒后的核桃用0.06MMPE包装袋真空包装,真空度0.08MPA,同时在包装袋内放置核桃质量1%的吸气剂(吸气剂同本发明吸气剂),在0-5℃条件下贮藏;
试验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元棒仁食品有限公司,未经广元棒仁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3308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