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动主缸中的复合弹簧限位器及其装配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532739.7 | 申请日: | 2014-10-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546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8 |
| 发明(设计)人: | R·J·克里茨二世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西重工(上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T11/16 | 分类号: | B60T11/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张旭东 |
| 地址: | 200131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制动 中的 复合 弹簧 限位器 及其 装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的液压制动系统的主缸。
背景技术
制动主缸装置是现有技术已知的。在钟正荣等人的中国专利申请CN201300831Y中已公开了一种这样的装置。
钟正荣等人的申请公开了一种制动主缸装置,其包括杯状活塞,该活塞具有在开口端与底座之间绕轴线延伸形成的管壁。该活塞具有限位环,该限位环从管壁径向向内突出形成,以限定一面对底座的第一扣肩,并且该限位环形成有第一斜坡,该第一斜坡自管壁朝着轴线沿径向向内上方向并在轴向上远离活塞的开口端延伸,并且该限位环具有从第一斜坡起沿轴向延伸并结束于第一扣肩的内壁。
钟正荣等人的申请还公开了一种杯状的弹簧限位器,该弹簧限位器的侧壁从基础部起向末端沿轴向延伸,并且形成多个狭槽,以在狭槽之间呈现出指状部。该弹簧限位器包括凸缘,该凸缘由各指状部的末端处径向向外突出形成,以限定第二斜坡,该第二斜坡通过轴向延伸的周壁连接至第二扣肩。每一个狭槽都由从末端向底端部延伸的两个边缘限定,该底端部为半圆形并且具有最低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杯状复合弹簧限位器,所述杯状复合弹簧限位器具有侧壁,所述侧壁的外表面具有在周向上等间距排布且沿所述侧壁的高度方向轴向延伸的多个凹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将弹簧和复合弹簧限位器装配到制动系统的主缸的杯状活塞中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使用工具沿第三长度同时向所有指状部施加径向力,使指状部径向向内偏斜至插入位置,且使凸缘与弹簧抓紧啮合;保持指状部的各凸缘偏斜直至进入与弹簧抓紧啮合的释放位置;减少指状部的偏斜,以使得指状部能够径向向外移动;最后,在指状部的侧壁在锁合位置锁合限位环的内壁时,停止向指状部施加径向力。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安装在制动主缸中的装置,该装置包括:
活塞,其具有杯状形状,包括在具有第一直径的开口端与底座之间绕轴线延伸的管壁,
限位环,其自所述管壁径向向内凸出,以限定与所述开口端间隔开第一长度并且面向所述底座的第一扣肩,
所述限位环具有第一斜坡,所述第一斜坡自所述管壁朝向所述轴线以沿径向向内上方向且轴向上远离所述活塞的所述开口端的方式延伸,
所述限位环具有限定了第二直径的内壁,该内壁沿轴向自所述第一斜坡延伸并结束于所述第一扣肩,
复合弹簧限位器,其具有自基础部起向末端轴向延伸的侧壁,所述侧壁形成有多个狭槽,以在所述狭槽之间呈现多个指状部,
所述复合弹簧限位器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活塞内,
弹簧,所述弹簧设置于所述复合弹簧限位器内,在所述复合弹簧限位器的所述基础部和所述活塞的所述底座之间延伸并与它们相抵,
所述狭槽均由从所述末端向底端部延伸的两个边缘限定,所述底端部为半圆形并具有最低点,
凸缘,由各所述指状部的所述末端径向向外凸出形成,以限定第二斜坡,所述第二斜坡通过轴向延伸的周壁连接至第二扣肩,所述第二扣肩具有第三直径并与所述狭槽的所述最低点之间轴向间隔开第二长度,
所述第一扣肩和所述第二扣肩彼此径向交叠,所述复合弹簧限位器的所述侧壁与所述限位环的所述内壁在锁合位置处相互锁合,
所述复合弹簧限位器中的所述第二长度比所述活塞中的所述第一长度长出第三长度,以及
所述侧壁具有高度和外表面,所述外表面具有在周向上等间距排布且沿所述侧壁的所述高度轴向延伸的多个凹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安装在制动主缸中的复合弹簧限位器,所述复合弹簧限位器包括:
自基础部轴向延伸至末端的侧壁,所述侧壁形成有多个狭槽,以在所述狭槽之间呈现出多个指状部,
所述狭槽均由自所述末端延伸至底端部的两个边缘限定,所述底端部为半圆形且形成有最低点,
由各所述指状部的所述末端径向向外凸出形成有用以限定斜坡的凸缘,所述斜坡通过轴向延伸的周壁连接至扣肩,所述扣肩具有直径,
所述基础部形成有轴向居中于所述基础部的孔,
所述基础部具有端表面,
所述端表面形成有从所述孔径向延伸至所述侧壁的多个槽,以及
所述侧壁具有高度和外表面,所述外表面形成有在周向上等间距排布且沿所述侧壁的所述高度轴向延伸的多个凹槽,
各所述凹槽都具有位于两个堤状壁之间且共圆的底面,各所述堤状壁自所述侧壁径向向内延伸至所述底面,
所述堤状壁从所述末端处的最小深度向所述基础部处的最大深度锥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西重工(上海)有限公司,未经京西重工(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3273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止在汽车内窒息的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轮胎充气机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