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有丁硫克百威、邻氨基苯甲酸甲酯和乙酸苄酯的复配驱鸟剂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527780.5 申请日: 2014-10-09
公开(公告)号: CN104285990A 公开(公告)日: 2015-01-21
发明(设计)人: 潘月敏;陈方新;乔玉强;许大凤;周本国;吴向辉;周子燕 申请(专利权)人: 安徽农业大学
主分类号: A01N47/24 分类号: A01N47/24;A01P17/00;A01N37/44;A01N37/02
代理公司: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代理人: 余成俊
地址: 230036 安徽省*** 国省代码: 安徽;3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含有 丁硫克百威 氨基 苯甲酸 乙酸 复配驱鸟剂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农用化学驱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有丁硫克百威、邻氨基苯甲酸甲酯和乙酸苄酯的复配驱鸟剂,主要用于驱避农作物、果树等领域的鸟害。

背景技术

现在,大多数鸟类已成为重点保护动物,国家保护鸟类资源的力度也逐年加大,但随着鸟类数量的不断增多,农作物受到的鸟类的困扰也越来越多,鸟害已经成为农作物播种及收获所面临的最头痛的问题之一。鸟类刨食刚撒播的种子,严重时候刨食率达到90%以上,严重危害作物播种,造成出苗不齐,重播现象时有发生;作物成熟时,鸟类会啄食农作物,造成农作物减产和品质下降。在果树方面,灰喜鹊、乌鸦等长嘴类鸟类,啄食即将成熟的果实,造成果实品质下降,产量减少。

传统的驱鸟手段是利用敲锣、放炮、装稻草人等方法来驱赶鸟类,这些方法由于具有单一性,费时费力,驱鸟效果不佳。

近年来,农用化学驱鸟剂以其使用的简便性以及价格的低廉性,应用越来越普遍。但目前大多数驱鸟剂对鸟类毒性高,有的直接能杀死鸟类,不符合生态保护要求,也不符合国家对鸟类的保护措施。因此开发安全、高效的农用化学驱鸟剂意义重大,也会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丁硫克百威属于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又叫丁硫威、好年冬、安棉特,对鸟类毒性较低,属高效、安全、使用方便的杀虫杀螨剂,可防治水稻、小麦、玉米、棉花等多种经济作物害虫。

邻氨基苯甲酸甲酯,为无色结晶或浅黄色液体,有葡萄样气味。易溶于乙醇、乙醚及大多数不挥发油和丙二醇,天然存在于葡萄、草莓、红葡萄酒及白葡萄酒中,低毒,刺激眼睛、呼吸系统和皮肤,有一定的驱鸟效果,但单独使用驱鸟效果不佳。

乙酸苄酯为无色液体,有浓郁的茉莉花香,并带有果香香味,不溶于水和甘油,溶于乙醇、乙醚,对皮肤有刺激性,对眼睛、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用于配制香精,也可用于喷漆、油墨等。

国内到目前为止尚未有驱鸟剂品种的农药登记,国家农药登记管理部门将类似功能的农药归类为杀鸟剂,在观念上与动植物保护要求有一定距离,偶尔使用的品种主要借用于已登记用于杀虫剂的喃喃丹、辛硫磷等,这些农药对鸟类高毒,有直接杀伤作用,不符合动植物保护要求。邻氨基苯甲酸甲酯用于驱鸟,在文献中有记录,但单独使用,常用剂量驱鸟效果很差,高剂量时虽有所改善,但仍不理想,且用量大时不经济,也不利于环保。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含有丁硫克百威、邻氨基苯甲酸甲酯和乙酸苄酯的复配驱鸟剂,可有效地驱避大田作物、果园等因鸟类大量取食造成的缺苗、收获期果实、谷粒受损等造成的危害。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含有丁硫克百威、邻氨基苯甲酸甲酯和乙酸苄酯的复配驱鸟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配驱鸟剂,其中丁硫克百威和邻氨基苯甲酸甲酯的质量比为2:1~1:20,丁硫克百威和邻氨基苯甲酸甲酯混配与乙酸苄酯的质量比为1:1~1:2。

所述的含有丁硫克百威、邻氨基苯甲酸甲酯和乙酸苄酯的复配驱鸟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复配驱鸟剂的配方中,丁硫克百威和邻氨基苯甲酸甲酯的质量比为1:4~1:20。

所述的含有丁硫克百威、邻氨基苯甲酸甲酯和乙酸苄酯的复配驱鸟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复配驱鸟剂的配方中,丁硫克百威和邻氨基苯甲酸甲酯混配与乙酸苄酯的质量比为1:2。

所述的含有丁硫克百威、邻氨基苯甲酸甲酯和乙酸苄酯的复配驱鸟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复配驱鸟剂的剂型为悬乳剂、水分散性粒剂或可湿性粉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复配驱鸟剂与现有技术相比,有以下优点:(1)与单剂相比,该复配剂对鸟类有很好的驱避作用,两药剂之间存在明显增效作用,从而显著减少用药量,达到安全、经济、环保的目的。(2)该复配驱鸟剂对鸟类直接杀伤性很小,不会对鸟类造成毒害;对人类和其他哺乳动物毒性低;对作物安全。(3)该复配驱鸟剂持效期长。(4)扩展了杀虫剂丁硫克百威的用途。

具体实施方式

一、供试药剂:丁硫克百威原药;邻氨基苯甲酸甲酯;乙酸苄酯

二、供试鸟类:麻雀,学名Passer montanus。

三、测定方法:

采用室内生物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相结合的方法。

首先通过室内生物测定得出不同配比的复配剂对麻雀的共毒系数,再通过田间药效试验明确其驱避效果,确定复配剂的配方和最佳用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农业大学,未经安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2778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