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除草组合物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508126.X | 申请日: | 2014-09-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864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 发明(设计)人: | 孙国庆;侯永生;吴勇;张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潍坊润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N43/70 | 分类号: | A01N43/70;A01P13/00;A01N39/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赵青朵;冯琼 |
| 地址: | 262737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除草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药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除草组合物,尤其是一种有效成分由2,4-D异辛酯、2,4-D异丁酯或2,4-D丁酯中的一种和莠灭净组成的二元除草组合物。
背景技术
玉米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泛的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远高于小麦和水稻。全球有两大著名玉米黄金带,分别位于美国和中国。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玉米生产国,同时也是全球第二大消费国。玉米是三大粮食作物中最适合作为工业原料的品种,也是加工程度最高的粮食作物。玉米加工业的特点是加工空间大、产业链长、产品极为丰富,包括淀粉、淀粉糖、变性淀粉、酒精、酶制剂、调味品、药用、化工等八大系列,但主要是淀粉及酒精,其它产品多是这两个产品更深层次的加工品或生产的副产品,这些深层次的加工品或副产品其价值相当高即具有较高的附加值,随之便可带来高利润。随着中国玉米加工业程度不断深化,产品链不断拓展和延伸,玉米深加工行业市场规模和潜力巨大。
玉米在我国各地均有种植,而在我国所有玉米种植区的玉米历来都有大量杂草发生。玉米杂草种类很多,各地因气候、土壤等因素杂草种类不同。据调查,玉米田常见杂草有30多种,如稗草、千金子、马唐、狗尾草、牛筋草、狗牙根、芦苇等禾本科杂草,田旋花等旋花科杂草,碎米莎草等莎草科杂草,以及蓼、苍耳、苘麻、马齿苋、龙葵、藜、铁苋菜、牛繁缕、反枝苋、凹头苋、小飞蓬、香薷、大蓟、刺儿菜、苦苣菜、鳢肠、打碗花、地锦、鸭跖草、野西瓜、车前草、紫花苜蓿、野大豆等阔叶杂草。其中,以马唐、稗草、牛筋草、鸭跖草出现的频率最高,危害最严重。
玉米田杂草防除主要以化学防除为主,但目前可安全使用的药剂品种不多,尤其是苗后安全有效的药剂更为缺乏。玉米田常用除草剂有乙草胺、烟嘧磺隆等。烟嘧磺隆作为ALS抑制剂,茎叶活性较高,可有效防除玉米田的绝大多数禾本科杂草,大多对玉米的安全性存在问题,除了玉米白交系、甜玉米、糯玉米和爆裂玉米对该药剂敏感之外,近几年还发现个别普通马齿型玉米对之较敏感。乙草胺是目前我国使用量最大的除草剂之一,考虑到暴露在乙草胺每日摄取容许量以上对人体的潜在危害,以及地表水中乙草胺代谢物对人体的危害,现在还不能排除基因毒性的存在,欧盟委员会决定不予除草剂乙草胺再登记,已下令欧盟成员国在2012年7月23日取消其登记。
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化学除草剂的推广应用已作为省工、省时、节省成本的有力增产措施之一。国内玉米田化学除草剂的使用比例几乎达到100%,其用药量很大。目前,单用药物单剂均存在除草谱窄、用药量大、土壤残留高或漂移严重等缺点,因此在使用上受到限制。而两种作用机理不同的药剂复配就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有效成分由2,4-D异辛酯、2,4-D异丁酯或2,4-D丁酯中的一种和莠灭净组成的二元除草组合物,该组合物避免了各单剂的不足,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扩大除草谱,减少用药量,同时具有茎叶处理和土壤封闭双重作用,更加利于杂草的防除。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除草组合物,由化合物A和莠灭净组成,所述化合物A选自2,4-D异辛酯、2,4-D异丁酯或2,4-D丁酯。
作为优选,所述化合物A和莠灭净的重量比为1:1-1:5。
进一步的,作为优选,所述化合物A和莠灭净的重量比为1:1-1:2.5。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农药制剂,其由本发明所述除草组合物与常规辅料制成。
作为优选,本发明所述农药制剂为乳油。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本由本发明所述除草组合物、乳化剂和溶剂组成。
其中,作为优选,所述乳化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钙和苯乙基苯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的质量比1:1-1.5混合物。
实验表明,本发明所述除草组合物扩大了除草谱,提高除草效率,与单剂相比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因此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除草组合物在防除农作物杂草中的应用。其中,所述农作物优选为小麦、水稻、玉米、甘蔗、菠萝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潍坊润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潍坊润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0812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