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光模组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497986.8 | 申请日: | 2014-09-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440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30 |
| 发明(设计)人: | 谢锦坤;简俊杰;许晏诚;倪志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F21V7/22;F21V1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原华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9 | 代理人: | 寿宁;张华辉 |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县***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 模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发光模组,尤指一光学件具有一第一光学部与一第二光学部,该第一光学部与该第二光学部为一体成型,该第二光学部位于该第一光学部上,该第一光学部的出光面大于该第一光学部与该第二光学部的交界面,且该第一光学部的出光面具有光学微结构。
背景技术
现今产业越来越多样化,有关于照明技术的良莠,对于视力健康以及个人心情影响甚大,近年来对于灯具也有相当的突破,不但追求更为光亮以降低照明死角,同时也更加节省电力,故产生出诸多种类的灯具,如:灯泡、日光灯管或LED发光灯具。
而有关于LED发光灯具,对于发光二极管(LED,Light-Emitting-Diode)的出光方式,其包含点光源及面光源,其中点光源是理想化为质点的向四面八方发出光线的光源,面光源由发光区域整面照射出平均的光。而LED面光源则相较于LED点光源,属泛光的发光形式故发光角度较大,且较不易产生黑影或重影的问题,无炫光且光线均匀柔和不伤眼。
就目前技术而言,背光模组主要由发光源(LightSource)、导光板(LightGuidePlate)与反射板(Reflector)所组成。背光模组将发光源发出的光转化成提供给液晶面板亮且均匀的面光源,先经由导光板将光源转换成面光源,并利用导光板底部的反射板将射出导光板的光线反射回导光板内部,以提升模组效率,而背光模组依照光源与出光面相对位置的不同,可区分成边光式(EdgeLighting)及直下式(BottomLighting)两种类型。
而有关于边光式背光模组的技术,其为将光源摆置于背光模组的边缘,当光线进入导光板后藉由底部的印刷网点或微结构将光线导引至出光面。拥有轻量、薄型化、窄框化及消耗功率低等特色。
而于习知技术中,边光式背光模组通常将光线由导光板出光面导出的后,就必须经过扩散片进行均匀分布及模糊网点或灯管影像的工作,扩散片散射度的要求则依照放置位置而有不同散射度(Hase)的要求。但是增加扩散片虽然可以产生均匀出光的效果,但是,也会增加整体结构上的体积。
本发明针对习知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发光模组,其利用一光学件,该光学件具有一第一光学部与一第二光学部,该光学件的该第二光学部为反射光区,而该第一光学部为出光区,本发明利用该第一光学部与该第二光学部为一体成型,可省略增设扩散片或其它结构,使整体结构的体积能够薄化,且于出光区无边框使光源能够照射范围大,而达到光线无死角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光模组,利用一光学件,该光学件具有一第一光学部与该第二光学部,该第一光学部与该第二光学部为一体成型,该第一光学光学部的出光面大于该第一光学部与该第二光学部的交界面,再藉由光线反射方式,可控制面光源大小的手段,使其面光源变大。
本发明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光模组,该第一光学部的出光面具有一光学微结构,使其出光面能均匀出光。
本发明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光模组,第一光学部并无边框限制出光,既能够增加发光表面积与发光角度,而达到光线无死角的效果,也能够降低眩光和省去框架成本。
为达上述所指称的目的及功效,本发明为一发光模组,其包含一光学件、至少一发光元件与至少一反射件,该光学件具有一第一光学部与一第二光学部,该第一光学部与该第二光学部为一体成型,该第二光学部位于该第一光学部之上,该第一光学部的底面为一出光面,该出光面大于该第一光学部与该第二光学部的一交界面,并且该出光面具有多个光学微结构,该至少一发光元件设置于该第二光学部的一侧,该至少一反射件设置于该发光元件的一侧。
附图说明
图1A:其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发光模组示意图;
图1B:其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发光模组剖视图;
图1C:其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发光模组的光路径示意图;
图1D:其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发光模组的辅助光学件示意图;
图2:其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发光模组示意图;以及
图3:其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发光模组示意图。
【图号对照说明】
1发光模组
10光学件
100出光面
101侧出光面
102上出光面
110第一光学部
110A第一光学部
111光学微结构
120第二光学部
120A第二光学部
121A本体
122A延伸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云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9798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解码、编码音视频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