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车柴油机单元组合式机油滤清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494758.5 | 申请日: | 2014-09-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653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 发明(设计)人: | 栾宝奇;董志忠;安治学;韩亮;张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北车集团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1M11/03 | 分类号: | F01M11/03 |
| 代理公司: | 大连万友专利事务所 21219 | 代理人: | 王发 |
| 地址: | 116022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机车 柴油机 单元 组合式 机油 滤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车柴油机单元组合式机油滤清器,属于柴油机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内燃机车柴油机中,机油对各部件起着润滑和冷却等重要作用。为保持机油的清洁度,一般设置有机油滤清器。传统方式的机油滤清器由壳体和滤芯组成,若干组滤芯安装于壳体内部,并通过盖压紧,机油从进口流入壳体,经过滤芯的过滤,清洁的机油从壳体出口流出,见图1。随着铁路机车技术的发展,内燃机车的柴油机功率越来越大,这种传统方式的机油滤清器的弊端也随之越来越突出:
1.体积大。挤占用机车内部空间过多,不利于其他部件、管线的排布及检修维护。
2.重量大。不适合目前机车轻量化的发展方向。
3.通用互换性差。流量、压力等性能参数以及体积、形状、尺寸等都是针对具体车型固定专用的,对于新车型的机油滤清器必须重新设计。
4.结构复杂,连接螺栓过多,维护保养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机车柴油机单元组合式机油滤清器,节省机车内部空间,减轻重量,通用互换,方便维护保养。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机车柴油机单元组合式机油滤清器,由壳体、滤芯和底座构成,壳体的顶部设有排气阀,滤芯为上端封闭、下端开口圆环体,壳体与滤芯外表面包围的空间为进油腔,滤芯内表面包围的空间为出油腔,其特征在于底座上设有一对互通且与进油腔连通、位于对称位置的进口和一对互通且与出油腔连通、位于对称位置的出口,将各单元的进口和出口分别连通,可实现各种组合形式。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所述进口或出口处的管口及密封盖上均带有用于连接的沟槽,管口对接处的外表面套有密封橡胶圈,剖分式连接卡由紧固件把紧,其方槽形截面的两边嵌入所述沟槽,并将密封圈压紧。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所述壳体的下端及底座的上端均为带有锥边的平口结构,且以止口方式互接,剖分式连接卡由紧固件把紧,其内锥形截面扣住所述锥边,并将密封圈压紧。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所述底座上端中部有与所述出口相通的凸管插入滤芯下端。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占用机车内部空间小,在保证同等性能的前提下,可灵活组合,重量更轻,通用性更强。同时安装方便,维护简单,且有利于对滤清器附近部件、管线等的维护检修。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方式的机车柴油机机油滤清器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机车柴油机单元组合式机油滤清器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A-A向剖视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的I点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不同组合方式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壳体,2-出口,3-进口,4-滤芯,5-盖,6-壳体,7-滤芯,8-底座,9-密封圈(一),10-密封圈(二),11-剖分卡(一),12-密封盖,13-剖分卡(二),14-密封圈(三),15-进油腔,16-出油腔,17-排气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看附图2~4,本实施例的机车柴油机单元组合式机油滤清器,由壳体、滤芯和底座构成,壳体的顶部设有排气孔及丝堵,滤芯为上端封闭、下端开口圆环体,壳体与滤芯外表面包围的空间为进油腔,滤芯内表面包围的空间为出油腔,底座上设有一对互通且与进油腔连通的进口和一对互通且与出油腔连通的出口,将各单元的进口和出口分别连通,可实现各种排列形式的组合。其中:
1.壳体:钢质薄壁圆筒焊接结构。上端焊有端盖,带有一个排气阀。下端为平口并且带有锥边结构,与底座、剖分卡(一)配合,卡紧密封。
2.滤芯:圆环体结构,上端封闭,下端开口,机油从外圆进入,过内圆,由下端开口流出。滤芯安装于壳体内部,在剖分卡(一)将壳体和底座卡紧后,滤芯与底座也通过密封圈(一)压紧密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北车集团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北车集团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9475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元催化转化器的封装模具及封装方法
- 下一篇:一种利用环境热能对外做功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