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硬强化Cu-FeC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494099.5 | 申请日: | 2014-09-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639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 发明(设计)人: | 邹军涛;石浩;陈镜任;梁淑华;王勇;楚思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C22C1/05 | 分类号: | C22C1/05;C22C9/00 |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李娜 |
| 地址: | 710048***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化 cu fec 复合材料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复合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硬强化Cu-FeC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Cu-Fe复合材料具有高强度和高导电率的综合性能可广泛应用于微电子、电力及机械等行业。还可应用于大型电阻焊机底座及电极、大容量汽轮发电机转子槽楔、护环材料、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引线框架、高速轨道交通用架空导线、国防军工用电子对抗、雷达、大功率军用微波管、热核实验反应堆(ITER)偏滤器垂直靶散热片及高脉冲磁场导体材料等领域。但是,现有的Cu-Fe复合材料通过增加含铁比例提高强度的同时,对材料的导电性能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次,采用一般的还原铁粉研制复合材料,其强度也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国内外已经通过向Cu-Fe复合材料中加入一定量的Ag制备出Cu-Fe-Ag复合材料,虽然在材料的性能上有了很大改观,但却增加了材料的生产成本,不利于复合材料的大规模生产使用,因此改良Cu-Fe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仍具有很大空间。
为了获得成本低廉而且具有高强度高导电率的Cu-Fe复合材料,本发明采用对一般的还原铁粉渗碳的工艺从而获得高碳铁粉,通过铜基体与高碳铁粉的结合制备出自硬强化铜基复合材料。目前,对于本发明中提到的这种低成本高性能Cu/FeC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还没有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硬强化Cu-FeC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解决现有Cu-Fe复合材料强度和导电性能较低的问题。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硬强化Cu-FeC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将混合均匀的Fe-C粉体与铜粉进行球磨混粉,然后经过预压制形成毛坯,毛坯经过热压烧结后经过热处理,得到Cu-FeC复合材料。
本发明的特点还在于,
Fe-C粉体通过以下方式得到:将铁粉和炭黑装入球磨罐中,按粉末总质量的40倍加入磨球,球磨6h后装入高纯石墨坩埚中,在300~1250℃氢气气氛下加热制成Fe-C粉体。
Fe-C粉体中炭黑的质量百分比为0~0.8wt%,铁粉的粒度为200目,纯度为99.7%。
Fe-C粉体与铜粉球磨混粉的方式如下:按质量百分比分别称取12%Fe-C粉体、88%铜粉,将Fe-C粉体与铜粉装入球磨罐中,按所有粉末总质量的20~40倍加入磨球,进行12~24h球磨混粉,得到Cu-FeC混合粉体。
预压制是将Cu-FeC混合粉体过筛后通过冷压模具进行预压制,压制压力10~300KN,保压30~120秒形成毛坯。
热压烧结是将预压制形成的毛坯装在高纯石墨坩埚中,放置于气氛保护加压烧结炉内加热到950~1050℃后,在1.5~3MPa的压强下进行热压并保温30~60min,当热压炉温度降低到室温时撤去压强,对毛坯表面加工处理。
热处理是将热压烧结后的毛坯在箱式热处理炉进行热处理,淬火温度为727~880℃,保温20~60min,水冷淬火;再加热到150~350℃,保温30~90min退火,空冷。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自硬强化Cu-FeC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通过在制备Cu-FeC复合材料的过程中向还原铁粉中渗碳,在不改变铁含量的同时,通过将FeC合金由奥氏体相变为马氏体或贝氏体,很大程度提高了原有Cu-Fe复合材料的硬度和强度,制备出了具有高强度高导电率的Cu-FeC复合材料,为此类复合材料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中Fe-C粉体的电镜扫描图;
图2实施例1中铁粉的扫描电镜图;
图3是实施例1制备的Cu-FeC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自硬强化Cu-FeC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将混合均匀的Fe-C粉体与铜粉进行球磨混粉,然后经过预压制形成毛坯,毛坯经过热压烧结后经过热处理,得到Cu-FeC复合材料。
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步骤1,按质量百分比分别称取0~0.8wt%炭黑,其余为铁粉,铁粉的粒度为200目,纯度为99.7%,将铁粉和炭黑装入球磨罐中,按粉末总质量的40倍加入磨球,球磨6h后装入高纯石墨坩埚中,在300~1250℃氢气气氛下加热制成Fe-C粉体;
步骤2,按质量百分比分别称取12%步骤1得到的Fe-C粉体、88%铜粉,将Fe-C粉体与铜粉装入球磨罐中,按所有粉末总质量的20~40倍加入磨球,进行12~24h球磨混粉,得到Cu-FeC混合粉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理工大学,未经西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9409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