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光二极管LED发光器件、背光模组及显示面板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493953.6 | 申请日: | 2014-09-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440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30 |
| 发明(设计)人: | 李富琳;乔明胜;钟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5/04;F21V19/00;G02F1/13357;F21Y10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 地址: | 266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光二极管 led 发光 器件 背光 模组 显示 面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背光照明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光二极管LED发光器件、背光模组及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目前,液晶显示器由于具有低功耗,低辐射,机身薄和画面柔和等优点,而成为显示技术领域的主流显示装置。液晶显示器内填充有液晶,但液晶本身并不发光,所以液晶显示器需要背光模组来提供光源。LED(LightEmittingDiode,发光二极管)是一种可以把电能转换成光能的半导体光电器件,由于其响应快、寿命长、节能环保而常常被应用在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模组中,为液晶显示器提供光源。但由于单个LED发光角度有限,所以现有技术中通常在LED上设置透镜来扩大LED的发光角度。
现有技术中根据背光模组在液晶显示器中分布位置的不同,一般分为直下式背光模组和侧入式背光模组。下面以直下式背光模组为例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所示背光模组包括多个LED11,透镜12和扩散板13。通常多个LED设置在一个平面上,且多个LED11的设置平面与扩散板13的入光面平行,所述扩散板13的入光面为扩散板13靠近LED11的一面。假定LED11发出的光线与扩散板13的入光面的法线的夹角为r,经过透镜12照射在扩散板13上的光线与扩散板13的入光面的法线的夹角为θ。所述法线为垂直于扩散板13的入光面的直线。LED11发出的光线照射在透镜12上,光线进入透镜12后进行折射,折射后的光线照射到扩散板13上形成光斑。从图1可以看出,θ大于r,则可知在经过透镜12后,光线发散了,使得照射在扩散板13上的光斑变大。
但是随着显示器技术的不断发展,显示器的薄形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若是需要液晶显示器变得更薄,则要求LED11和扩散板13之间的距离较小。但从图1可以看出,扩散板13上的光斑尺寸依然较小,当减小混光距离时,即扩散板13向LED11移动时,会导致扩散板13上的光斑变得更小,使照射在扩散板13上的光线不均匀,这样会出现扩散板13上的光斑区域之内出现亮点,光斑区域之外出现暗点,即萤火虫现象,该现象会直接影响液晶显示器的显示效果。参考图1所示,为了避免萤火虫现象的出现,可以通过设置较多的LED11,减少LED11的间距,使照射在扩散板13上的光线均匀,但这样会增加背光模组的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LED发光器件、背光模组及显示面板,能够在保证背光模组薄形化的基础上,扩大LED光源发出光线的发散角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LED发光器件,所述LED发光器件包括LED光源和透镜本体;
所述LED光源设置在所述透镜本体的光轴上;
所述透镜本体的入光面为凹面,所述透镜本体还包括至少一个折射面,每个所述折射面两侧介质的折射率不同,使得所述LED光源入射到所述透镜本体的光线经过每个所述折射面之后发散。
本发明实施例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LED发光器件,所述LED发光器件包括LED光源和至少两个透镜,所述至少两个透镜的光轴重合;
所述LED光源设置在所述光轴上;
所述至少两个透镜层叠设置,每个所述透镜均为凹透镜;相邻两个所述透镜之间存在间隙,所述间隙中存在均匀介质;
其中,参考透镜两侧的介质的折射率均小于所述参考透镜的折射率,所述参考透镜为所述至少两个透镜中的任意一个透镜,使得所述LED光源入射到所述至少两个透镜的光线经过所述参考透镜的入光面和出光面之后均发散。
本发明实施例又一方面提供一种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包括至少一个LED发光器件,所述LED发光器件为以上所述的任意一种LED发光器件。
本发明实施例再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以上所述的任意一种背光模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9395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植物保鲜液
- 下一篇:解码、编码音视频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