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类二氢吡唑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486267.6 | 申请日: | 2014-09-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9216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22 |
| 发明(设计)人: | 陈加荣;胡小强;肖文精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师范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7D231/06 | 分类号: | C07D231/06;A01N43/56;A01P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201 | 代理人: | 李志东 |
| 地址: | 430079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类 吡唑 化合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 ||
1.一种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合物为式I所示化合物或式I所示化合物的对映异构体、非对映异构体、外消旋体、药学上可接受的盐、结晶水合物或溶剂合物,
其中,
R1为任选取代的苯基、任选取代的苄基或任选取代的烷基;
R2为甲苯磺酰基、三氯乙酰基、甲磺酰基;
R3和R4分别独立地为H或任选取代的烷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R1为苯基、4-甲基苯基、3-甲氧基苯基、4-氯苯基、2-氯苯基、2,4-二氯苯基、3-溴苯基、4-溴苯基、4-氟苯基、3-氟苯基、4-三氟甲基苯基或者1-甲基苄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R1、R3和R4分别独立地为含有1~10个碳原子的烷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合物为下列化合物之一或者所述下列化合物的对映异构体、非对映异构体、外消旋体、药学上可接受的盐、结晶水合物或溶剂合物:
5.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使式II所示化合物与二乙酸碘苯进行接触,以便获得式I所示化合物,
其中R1、R2、R3、R4是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中所定义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是通过将所述式II所示化合物与1,4-二氮杂二环[2.2.2]辛烷溶于四氢呋喃中,并且在氮气保护下搅拌5分钟进行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式II所示化合物与所述1,4-二氮杂二环[2.2.2]辛烷的摩尔比为1:2,以及
所述式II所示化合物与二乙酸碘苯的摩尔比为1:1.5。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硅胶柱层析提纯,分离所述式I所示化合物,其中,所述柱层析采用石油醚与乙酸乙酯的混合物作为分离相,并且石油醚与乙酸乙酯的体积比为10:1~20:1。
9.一种农药,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4任一项中所定义的化合物。
10.一种治疗或者预防植物疾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为所述植物施加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者权利要求9所述的农药,
任选地,所述植物疾病是由下列至少之一引起的:
Gibberella zeae,Thanatephorus cucumeris,Botrytis cinereapers,
任选地,所述植物为小麦、水稻和黄瓜中的至少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师范大学,未经华中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8626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筒状编织物压接连接结构
- 下一篇:热源冷却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