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心肌梗死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471854.8 | 申请日: | 2014-09-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8928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7 |
| 发明(设计)人: | 张玉清;张志宇;杨明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玉清 |
| 主分类号: | A61K36/88 | 分类号: | A61K36/88;A61P9/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12 | 代理人: | 谈杰 |
| 地址: | 262700 山东省寿光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心肌梗死 中药 组合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领域,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具体涉及一种治疗心肌梗死的中药组合物及其作为心肌梗死药物的应用。
背景技术
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临床上多有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息及硝酸酯类药物不能完全缓解,伴有血清心肌酶活性增高及进行性心电图变化,可并发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常可危及生命。本病在欧美最常见,美国每年约有150万人发生心肌梗死。中国近年来呈明显上升趋势,每年新发至少50万,现患至少200万。临床医生在研究该病发病病因发现,患者多发生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基础上,由于某些诱因致使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血中的血小板在破裂的斑块表面聚集,形成血块(血栓),突然阻塞冠状动脉管腔,导致心肌缺血坏死;另外,心肌耗氧量剧烈增加或冠状动脉痉挛也可诱发急性心肌梗死。
目前,治疗心肌梗死的药物有:1)β-受体阻滞剂;2)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3)他汀类药物:其改善心室重构的作用机制可能为:①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阻止结构改变。②降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浓度和活性,减少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③调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的表达。④抗氧化作用。⑤改善胰岛素抵抗。4)醛固酮拮抗剂。5)内皮素受体拮抗剂;6)中药:参麦注射液,葛根注射液,复方丹参滴丸,黄芪、丹参等。
中医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辨证施治原则的指导下,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既具有中医特色,又结合现代医学药理研究成果,与西药相比,中医药治疗本病,不仅疗效显著,而且无不良毒副作用,因而具有一定的优势。
如CN101229314A公开了一种治疗心肌缺血引起心肌梗死的中药制剂,其原料组成包括:人参、水蛙、五味子、附子、丹参、柏子仁、虻虫、半夏、三七、川芎、麝香、瓜蒌、薤白。该中药制剂以益气、活血、豁痰为主,结合西医治疗治疗心肌缺血引起心肌梗死明显降低心律失常、泵衰竭、栓塞等并发症的发生率;静脉溶栓治疗显著降低了住院病死率。又如CN101433689A公开了一种葛根薤白口服液,由瓜蒌、薤白、半夏、丹参、川芎、黄芪、桂枝、檀香、砂仁和葛根组成,优点:无副作用,可调整血压,降血脂、血糖,增强心肌能量储备,调整心肌代谢,提高肌体耐缺氧能力,可用于心衰辅助治疗,成本低。但是现有中药制剂仍不能改善逆转患者心梗的症状,并且其中长期安全性问题仍值得考量。心肌梗目前仍为心血管病学治疗研究的一大难点。
目前,治疗心肌梗死的药物主要是以西药治疗为主,但西药只能缓解症状,对病理治疗缺乏手段,容易复发。近今年来,虽然国内外都尝试使用中药来治疗心肌梗死,但都未取得较大的发展,有些中药对治疗心肌梗死有一定的疗效,但不能痊愈,而且复发率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治疗效果好,毒副作用低的心肌梗死治疗药物。
发明内容
针对目前心肌梗死临床治疗药物毒副作用大,疗效不确切的现有技术不足,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心肌梗死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在治疗心肌梗死方面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本发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按照重量组分计,包括如下组分:三七15份、木通6份、杜仲10份、刺五加10份、川芎10份、蒲黄20份,莲心20份、茯苓10份、白芍5份、银杏叶5份、甘草10份,黄连8份、葛根12份、牛膝12份。本发明上述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具有显著的抗炎效果,并且具有一定的降脂效果,因此所述中药组合物各成分配合使用可以对心肌梗死起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上述中药组合物可以制备成合适的药物制剂用于心肌梗死的治疗,本发明优选为其口服制剂,所述的口服制剂包括合剂、片剂或胶囊剂。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制备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制备上述中药组合物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称取处方重量份的各药材,加入药材总重量的7-10倍的水室温浸泡10-60min后于60-90℃煎煮2-4次,每次60-120min,滤过,合并滤液,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05-1.25的浸膏,该相对密度是在60℃下的检测结果,向浸膏中加入乙醇至含醇量为60-90%,室温静置24小时后取上清液,回收乙醇至浓缩,即得中药浸膏。所述由中药浸膏制备片剂、胶囊剂或合剂的制备工艺可以按照现有技术中中药片剂、胶囊剂或合剂常规方法制得。这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容易做到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玉清,未经张玉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7185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去腐生肌膏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风湿病关节炎热膏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