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合通知消息的方法及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469871.8 | 申请日: | 2014-09-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0695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6 |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尔智能家电科技有限公司;海尔优家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5/00 | 分类号: | H04L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1 | 代理人: | 张宇峰 |
| 地址: | 26610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合 通知 消息 方法 装置 | ||
一种聚合通知消息的方法及装置,用于组通用服务实体CSE,所述方法包括:在聚合时间范围内,接收本组的至少一个成员发送的用于指示被订阅的资源发生变更的通知消息;当到达所述聚合时间时或接收到全部成员发送的所述通知消息时,将接收到的所述通知消息聚合发送给至少一个被通知者。本发明使系统无需无限期的处于接收等待状态,有效的减小了系统负担,提高了聚合效率,使用户的体验得到改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聚合通知消息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机器到机器的通信是指机器之间不需要人为参与的情况下进行的数据通信,适用于例如交通控制管理、远程抄表、远程监控、医疗监护、智能家居控制等场景。为了对机器和机器通信系统的设备间提供标准化接口,OneM2M标准组织定义了机器通信系统的标准规范。在此规范中,通过在组CSE上创建组资源,此资源中包含其成员的地址URI和虚拟资源fanOutPoint,实现对组中成员的批量操作。发起方发送创建订阅资源请求到组中的虚拟资源fanOutPoint,fanOutPoint再根据成员的URI将请求分发到成员。当订阅的资源发生变化时,组成员将通知消息发送到组CSE上,组CSE将通知聚合,然后发送给被通知方。
组CSE虽然提供通知聚合的能力,但是在聚合的过程中组CSE需要接收到所有成员的通知消息之后,才会进行聚合处理,如果存在成员的没有发送通知消息,或者其他原因导致组CSE没有接收所有成员的通知消息,此时组CSE可能会处于无限等待接收状态,对已接收到的通知消息不进行聚合处理,降低了聚合处理的效率,同时使用户体验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聚合通知消息的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系统的负担大,聚合效率低的问题。
在一些说明性实施例中,所述聚合通知消息的方法,用于通用服务实体CSE组,包括:在聚合时间范围内,接收资源订阅者发送的用于订阅资源的请求消息;其中,所述请求消息中包含待创建的订阅资源的标识;
建立所述请求消息中的所述订阅资源的标识和所述聚合时间的配对关系并存储;
接收本组的至少一个成员发送的用于指示被订阅的资源发生变更的通知消息;
接收到的所述通知消息中包含有所述订阅资源的标识;在所述聚合时间范围内,接收到第一个所述通知消息之后,提取出该通知消息中的所述订阅资源的标识,找到与该标识对应的聚合时间,并开始计时;
所述聚合时间是以接收到第一个通知消息之后开始计时的过程,包括:解析出接收到的每个通知消息中的资源的标识,找到该资源的标识对应的配对关系,若所述配对关系为非锁定状态时,以所述配对关系中的聚合时间开始计时,并对所述配对关系进行禁止再次被访问的锁定;
当到达所述聚合时间时或接收到全部成员发送的所述通知消息时,将接收到的所述通知消息聚合发送给至少一个被通知者。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聚合通知消息的装置,用于组通用服务实体CSE,包括:第一接收模块,用于在聚合时间范围内,接收本组的至少一个成员发送的用于指示被订阅的资源发生变更的通知消息;
聚合模块,用于当到达所述聚合时间时或接收到全部成员发送的所述通知消息时,将接收到的所述通知消息聚合发送给至少一个被通知者;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资源订阅者发送的用于订阅资源的请求消息;其中,所述请求消息中包含待创建的订阅资源的标识;
配对模块,用于建立所述请求消息中的所述订阅资源的标识和所述聚合时间的配对关系并存储;
计时器模块,用于在所述聚合时间范围内,接收到第一个所述通知消息之后,提取出该通知消息中的所述订阅资源的标识,找到与该标识对应的聚合时间,并开始计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尔智能家电科技有限公司;海尔优家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尔智能家电科技有限公司;海尔优家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6987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