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缸体试漏检测机构及更换试漏夹具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469605.5 | 申请日: | 2014-09-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162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 发明(设计)人: | 龚福岐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番禺科腾工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M3/02 | 分类号: | G01M3/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145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缸体 漏检 机构 更换 夹具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发动机缸体试漏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缸体试漏检测机构及更换试漏夹具的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车发动机在制造过程中,需要经过试漏检测,以检测其气密性或压力要求,通常的方法是一台具有试漏夹具的机台来检测,试漏夹具包括上夹板与下夹板,检测时,将缸体放置在下夹板上,下夹板与缸体的下表面配合,对缸体下表面的通孔封堵,然后驱动上夹板下移,上夹板与缸体的上表面配合,并对缸体上表面的通孔封堵,夹持配合后,缸体可仅保留一入口以及一出口,(侧面的通孔可通过压装堵盖封堵),通过入口注入液压油或气体并将出口封堵,通过测试缸体内的压力,则可测试缸体的气密性等性质。现有的缸体试漏检测机构在检测不同规格的待检缸体时,需要人力搬动更换不同的试漏夹具至机台上,劳动量大且效率低。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本发明有必要提供一种便于更换试漏夹具以提高生产效率的缸体试漏检测机构。
一种缸体试漏检测机构,包括导架、传送装置、拱形机架、升降装置以及试漏夹具,导架呈T型,包括一纵向导轨以及垂直地连接在纵向导轨一端且相对设置的二横向导轨,传送装置安装在导架上,用以驱动试漏夹具在纵向导轨与横向导轨上移动,拱形机架架设在纵向导轨上方,升降装置安装在拱形机架上,试漏夹具包括上夹板以及对应与上夹板配合的下夹板,上夹板可拆卸地安装在升降装置上以通过升降装置驱动升降,下夹板安装在纵向导轨上且通过传送装置驱动移动,下夹板与上夹板夹持待试漏检测的缸体以进行试漏检测。
进一步地,所述拱形机架包括二支撑梁与连接在二支撑梁顶端的一横梁,二支撑梁位于纵向导轨的相对两侧,纵向导轨相对二支撑梁形成一伸出段。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升降油缸及连接板,升降油缸安装在横梁上,升降油缸的活塞杆向下穿过横梁与连接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上夹板可拆卸地安装在连接板的底侧。
进一步地,所述传送装置采用传送带装置和/或滑移驱动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纵向导轨上装配传送带装置,包括传送带及安装在传送带上的承载板,二横向导轨上分别安装气缸驱动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下夹板安装在纵向导轨上的传送带上的承载板上且锁持定位。
进一步地,所述的缸体试漏检测机构还包括一防护罩,安装在拱形机架上的一侧且位于二横向导轨的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的缸体试漏检测机构还包括一控制系统,控制系统电性连接所述传送装置与升降装置,并电性控制传送装置与升降装置部件的动作。
另外,本发明有必要提供一种所述的缸体试漏检测机构更换试漏夹具的方法,
一种缸体试漏检测机构更换试漏夹具的方法,更换方法如下:
将一第二套试漏夹具放置至纵向导轨一侧的横向导轨的一端,第二试漏夹具的上夹板叠合在下夹板上;
通过升降装置驱动第一试漏夹具的上夹板下降且叠合至纵向导轨上的下夹板上,且通过电气控制解除上夹板与连接板的锁持;
将第一试漏夹具沿纵向导轨移动输送至纵向导轨与横向导轨的连接处;
将纵向导轨上的第一试漏夹具推送至未安装有第二试漏夹具的横向导轨上;
将第二试漏夹具沿横向导轨推送至纵向导轨与横向导轨的连接处,然后纵向驱动第二试漏夹具沿纵向导轨传送至拱形机架的下方,接着升降装置下降与第二试漏夹具的上夹板固接。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缸体试漏检测机构通过设置T型的导架,具有纵向导轨及垂直连接在纵向导轨一端且相对设置的二横向导轨,在纵向导轨与横向导轨上设置传送装置,并且在导架的纵向导轨上方设置拱形机架,拱形机架安装有升降装置,如此试漏夹具的上夹板安装在升降装置上带动其升降,试漏夹具的下夹板安装在纵向导轨上带动其水平移动,通过下夹板带动待检缸体滑动,便于连续地对缸体的试漏检测。对不同规格的缸体检测时,通过先将安装的试漏夹具卸下推送至空位的横向导轨上,然后自动推入另一规格的试漏夹具并自动控制安装,极大地提高了试漏夹具更换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缸体试漏检测机构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缸体试漏检测机构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缸体试漏检测机构的主视图;
图4为本发明缸体试漏检测机构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番禺科腾工业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番禺科腾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6960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