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重点场所实名身份快速确认方法及人像身份比对安检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463041.4 | 申请日: | 2014-09-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403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 发明(设计)人: | 宋继伟;支录奎;翟建平;魏益民;贾宝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鸡市交通信息工程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7C9/00 | 分类号: | G07C9/00;G06K9/00 |
| 代理公司: | 宝鸡市新发明专利事务所 61106 | 代理人: | 席树文 |
| 地址: | 7213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重点 场所 实名 身份 快速 确认 方法 人像 安检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安全监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镇化建设速度加快,导致城市中人口密度不断增加,社会人员流动性与日俱增,引发了城市建设中的交通、社会治安、重点区域防范防恐等新问题,导致社会管理难度不断增加,效率降低。同时,近年来社会犯罪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暴恐案件不断发生,引发了社会治安防范和管理新的需求,与此同时,公安机关各类案件侦破难度也不断增加。
911事件、巴黎地铁爆炸案发生以后,世界各地对社会的智能安全防护提出较高的要求,尤其是近年来我国各地暴恐案不断发生,此类事件的防控以及案件侦破仅仅用传统的监控系统是无法满足需求的。如何及时、准确高效的对社会人员进行管控,进而准确地分析研判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并进行预判成为关键。当前,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中,对社会人流的管理仍然处于基本失控状态,社会治安还处于被动管理状态,往往直到案件发生后,公安机关才依靠传统侦查工作方式人工对嫌疑人的照片进行比对,工作量巨大,速度慢,效率低,民警及工作人员在对通缉犯进行人工排查时如大海捞针,成功率极低,效果也不明显,极易贻误战机,无法适应现代公安业务的需要。主要有如下实际问题:首先,由于罪犯群体不断扩大,要在数以千万计的人员资料中依靠人工方式找出犯罪嫌疑人,不仅费时费力,还有可能造成疏漏等情况,破案的效率大打折扣;其次,目前公安机关侦察案件大多数仍然依靠事后追查和通缉,对已经发生的案件造成的损失很难有效弥补;最后,如果能对社会各类人员流动进行有效管控,并从中分析出案发苗头时先期介入进行遏制,防患于未然,或在案发后对重点场所人流信息有据可查,能够快速梳理案件线索,那么就能第一时间将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当前社会职能部门对机场、火车站、地铁站、汽车站、大型活动场所等重点人流场所人员的管控,首先是使用身份证件与系统比对身份证件的真伪来甄别持证人,人工身份认证所比对准确率低,且无法满足对重点场所途经流动人员全部人流进行实名验证登记等问题。因此在重点场所需要一种可以全面解决社会管理对落实重点场所人员实名身份快速认证技术,进一步提高公安机关和社会管理部门的管理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重点场所实名身份快速确认方法及人像身份比对安检系统,以满足快速识别重点场所流动人员身份的需要。
重点场所实名身份快速确认方法,其按照以下四个步骤实现:
(1)、人像采集设备实时采集途径或流动人员人像人脸照片或视频流,并分析出人像特征信息和身高、年龄段诸人员信息;
(2)、证件读取配套设备按照业务规范实时读取途径或流动人员已经保存的身份证照、身高诸证照信息;
(3)、管理主机现场将人像采集设备采集的人脸照片或视频流与证件读取配套设备读取的证照信息进行现场或实时在线比对,管理主机预先导入或在线下载更新黑名单;
(4)、管理主机现场非在线或在线方式将比对结果传入到安检设备或安检人员携带的佩戴设备启动或关闭通行管制设备。
在步骤(1)中:当流动或途径人员经过站内安检口、检票口、售票窗口、行李寄存处诸重点场所能够采集人像信息的关键部位时,人像采集设备实时采集途径或流动人员人像人脸照片或视频流;并分析出人像特征信息和身高、年龄段等人员信息;
在步骤(2)中:证件读取设备按照业务规范实时读取途径或流动人员证照信息;
在步骤(3)中:管理主机现场将人像采集设备采集的人脸照片或视频流与证件读取配套设备读取的证照信息进行现场或实时在线比对,重点比对人像是否同一人、身高和年龄段是否相符的主要特征;
在步骤(4)中:现场非在线比对运行模式下,管理主机即时获取比对结果,结果匹配则安检闸机开启予以放行通过,结果有异议或属逃犯被通缉人员,则安检闸机不开启,现场校验人员再行带离进行二次核实确认、人工确认或进行有效处置;
在步骤(4)中:实时在线联网比对运行模式下,管理主机实时与公安网各类数据库联网实现比对运行,即时将比对结果反馈提供给现场安检人员和民警。若反馈结果为嫌疑人员则安检闸机不开启,现场校验人员或民警将其带离进行二次嫌疑人身份确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鸡市交通信息工程研究所,未经宝鸡市交通信息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6304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