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容芯子喷金防护工艺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462850.3 | 申请日: | 2014-09-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1786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0 |
| 发明(设计)人: | 张萍;戴世海;张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江北九方和荣电气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G13/00 | 分类号: | H01G13/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214 | 代理人: | 张强 |
| 地址: | 315033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容 芯子 防护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压扁式金属化电容器在喷金步骤中使用的电容芯子防护工艺。
背景技术
压扁式金属化电容器生产工艺中,金属化膜经卷制、压扁、打包成芯子组后需在芯子组两端面喷涂一层金属,以引出电容电极,而不需喷涂的其余表面需防护。而金属喷涂时用电弧将金属丝熔化在喷枪的喷嘴口,喷嘴内的压缩空气将金属熔液吹散成高温金属粒子直接喷射到电容器端面,若防护不到位,必然使不需喷涂的芯子组其余面积受到污染。电容器行业的常规防护工艺是用铝箔粘胶直接粘贴到需防护的部分,但在喷涂时,因铝箔过于光滑造成铝箔上积聚的成片金属灰尘层被喷金气流吹落,容易造成喷金管道的堵塞;及因铝箔过于光滑造成铝箔上的雾碎金属灰块被喷金气流吹至喷金面,挡住需喷金面从而造成喷金层局部较薄,引起返工(降低焊接质量)甚至报废;又因铝箔层隔热差导致粘胶层在高温下粘结至芯子端面上,致喷金后铝箔和膜面粘结牢固,铝箔不易拆除;并且铝箔拆除后,未喷金部位有膜烫伤和胶残留(有一定腐蚀性)而引起的白色板结现象。总之,常规防护工艺存在产品质量不稳定,生产效率低等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电容芯子喷金防护工艺。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电容芯子喷金防护工艺,包括芯子组,在所述芯子组需防护部位粘贴有铝箔粘胶,在所述芯子组两端面未喷金区域的防护用铝箔粘胶上粘贴一层双面泡棉胶带,在需喷金前,首先将双面泡棉胶带外层衬纸剥去后再进行喷金作业。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双面泡棉胶带为PV双面泡棉胶带。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PV双面泡棉胶带厚度在0.5mm~1.5mm之间。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由于双面泡棉胶带起到了隔热的作用,杜绝了在喷涂时熔化金属的高温对芯子组端面的烫伤;使原防护用胶不因高温粘胶变软粘结到膜面而引起的白色板结现象;使原铝箔粘胶和膜端面间的过强的粘结力降低,防护拆除方便快捷,既避免了原拆除时对金属化膜的损伤,又缩短了工时;2)又由于双面泡棉胶带的两面均具有粘性,将金属粉层吸附其上,避免了原来保护材料光滑致成块金属粉尘脱落而造成的喷金面不良现象,提高了产品质量;也大大减少了喷金设备的杂质堆积,使除尘管道更加通畅,除尘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参见图1,电容芯子喷金防护结构,包括芯子组100,在所述芯子组100需防护部位粘贴有铝箔粘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芯子组100两端面未喷金区域的防护用铝箔粘胶上粘贴一层双面泡棉胶带1,在需喷金前,首先将双面泡棉胶带1外层衬纸剥去后再进行喷金作业。
优选的,所述双面泡棉胶带1为PV双面泡棉胶带。所述PV双面泡棉胶带厚度在0.5mm~1.5mm之间。
由于设置了具有良好隔热效果的PV双面泡棉胶带,因此杜绝了在喷涂时熔化金属的高温对芯子组端面的烫伤;使原防护用胶不因高温粘胶变软粘结到膜面而引起的白色板结现象,;使原铝箔粘胶和膜端面间的过强的粘结力降低,防护拆除方便快捷,既避免了原拆除时对金属化膜的损伤,又缩短了工时。
由于PV双面泡棉胶带两面均具有粘性,喷金作业时,将金属粉层吸附其上,避免了原来保护材料光滑致成块金属粉尘脱落而造成的喷金面不良现象,提高了产品质量;也大大减少了喷金设备的杂质堆积,使除尘管道更加通畅,除尘效果更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江北九方和荣电气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市江北九方和荣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6285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