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腕带可逆自紧式活扳手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450217.2 | 申请日: | 2014-09-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276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 发明(设计)人: | 邢树钧 | 申请(专利权)人: | 邢树钧 |
| 主分类号: | B25B13/12 | 分类号: | B25B13/1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101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可逆 紧式活 扳手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机械工程金属工具类。
背景技术 现代社会生产离不开机械,而几乎没有任何一台机械的组装可以离开螺杆螺帽。当今用来装拆螺帽的工具种类繁多,但自现今市场上常见的活扳手问世一百多年以来却没有出现一件既可适用于不同规格的螺帽,又能在一次夹住螺帽后可以连续往复搬动手柄拧动螺帽并钳口会自动紧缩的高效活扳手见于世面。本人曾于十几年前做出一个具备上述功能的活扳手设计方案并曾获专利授权(专利号为ZL98102128X),并且被通知获尤里卡金奖(2002-10-12由尤里卡世界发明博览会香港组委会发出,本人因故放弃)但其结构略显复杂,仍有较大改进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借助扳动扳手时由腕力与手柄中心轴间的距离而产生的扭矩会带动手柄自然往复微旋的原理,设计成这把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钳口可逆、并会自动紧缩的的活扳手,且用力越大钳口越紧。它由上颌,下颌和手柄三个主要部件及两个小弹簧,一个变形螺帽和一个小垫片组成(图1)。上颌(图3)作为一个基础件,是下颌及手柄活动的支撑。下颌(图5)置于上颌横梁与之相对应的空间中,尾部抵以弹簧。其伸出横梁顶半圆形表面部分做成齿状(螺齿,实为螺帽内螺纹的一小段)。圆柱型手柄的前段安装在上颌横梁顶部两端的轴孔中,轴孔间柄杆下面与下颌螺齿对应处开出一条可容纳后者并容其轴向滑动的小槽(沟),槽的左侧(图10截面4-4)车出一排相当于螺杆螺纹1/6周长、可与槽内螺齿相咬合一排短螺纹。这样,当柄杆逆动时螺齿在小槽内柄杆不能顺时针微旋,上下齿不咬合,钳口可逆;反之,下(正)扳时柄杆会顺势逆时针微旋,上下齿咬合,钳口被固定,拧动螺帽,且用力越大,钳口越紧。对于较小扳手,螺齿的齿距为1毫米时,柄杆的前端直接装入轴孔即可。而当扳手较大、上述齿距取为2毫米时,为适应螺帽对边尺寸毫米单双数的变化,确保上下齿的咬合,需在柄杆顶端加一调节卡,即把柄杆前端套加弹簧的缩颈插入前轴孔,并留有可使柄杆轴向移动2毫米的空间,轴柄顶端穿过轴孔后套入一个厚度变化的垫片8(图7)并拧上一个厚度与垫片对应的螺帽7(图8)。经调节定位,当钳口开度为零,上下齿可咬合时将螺帽与柄杆焊死。垫片与螺帽组成调节卡,把垫片转动一角度(按本图所示为45度),改变其与螺帽接触面,即可调节柄杆轴向移动1毫米。使用扳手时,上抬手柄,掰开钳口下颌,夹住螺帽,往复搬动手柄即可。如果手柄不能逆时针微旋,说明上下齿不能咬合,则需扳动一下调节卡。手柄杆尾部,可加塑胶套,方便使用。
附图说明 本图绘出全部部件和关键部位的结构。图1为扳手的立面,给出各部件相对位置和相互关系。图中标示1为上颌,其形状如图3所示,2为下颌,其形状见图5。3是手柄杆,其上的螺齿槽和短螺纹见图9。图2为图1的截面1-1,它标示出三者的相互关系,即本扳手钳口可逆和自动紧缩的基本原理:从该图可以看出,当手柄逆向扳动、下颌螺齿处于柄杆下方的齿槽内时,手柄不能顺时针微旋,而螺齿(下颌)可沿槽滑动;当下扳手柄时,柄杆借腕力顺势逆时针微旋,短螺纹与螺齿即行咬合,钳口被锁定且越拧越紧。4是手柄塑胶套,5、6是两个小弹簧。图3为上颌的立面,图4为上颌图3的截面2-2;图5是下颌的立面,图6为下颌的截面3-3;图7(放大)绘出的是调节卡的垫片8,图8(放大)是调节卡的特制螺帽7。特制螺帽与垫片间的接触面均有对应的凸凹变化,当由凸凹面相对互相咬合转换成凸凸面对顶接触时,即可使柄杆前移1mm。
如果二者在原位置时,扳手适用于螺帽对边尺寸为毫米单(双)数,则将转动45度,扳手可适用的螺帽对边尺寸毫米数即为双(单)数。
图9为柄杆,其前段下方的齿槽和短螺纹,见于图10(即图9柄杆的截面4-4)。
具体实施方式 本扳手的规格型号可依现行国标制作。对于小型扳手(长度150MM以下)齿距可采用1MM,则无需在扳头加弹簧和调节卡。由于扳手内部力的分布合理,因而与普通扳手相较对制作用钢无特殊要求,手柄可用合金钢棒或厚壁管材制作。调节卡搬动的角度可依给定的原则另行设计。本扳手钳口加微齿即可用做管子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邢树钧,未经邢树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5021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轨数控横梁式机械手
- 下一篇:一种童床木条倒角用液压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