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超柔软铝导体的电动汽车内部用高压连接电缆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442420.5 | 申请日: | 2014-09-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6725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25 |
| 发明(设计)人: | 李金顶;陈波瀚;刘焱鑫;张照阳;孙建宇;王骁;刘建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B9/00 | 分类号: | H01B9/00;H01B7/04;H01B7/02;H01B7/295;H01B1/02;H01B5/08;H01B13/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5542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柔软 导体 电动汽车 内部 高压 连接 电缆 及其 制作方法 | ||
1.一种具有超柔软铝导体的电动汽车内部用高压连接电缆,包括导体、包覆在导体外的包带、被覆在包带外的绝缘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是由经退火处理的直径为0.10~0.45mm的第五类软铝丝绞合而成的,并且导体的横截面积为1.5mm2~120mm2,所述的绝缘层为125℃环保阻燃热塑性弹性体TPE或者所述的绝缘层为125℃环保阻燃辐照交联聚烯烃;所述电缆的额定工作电压为1500V,电缆的长期工作温度≤125℃,电缆敷设时环境温度≥-40℃,电缆在温度为175℃下连续工作时间≥6h,电缆的最小弯曲半径为电缆外径的5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超柔软铝导体的电动汽车内部用高压连接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由多层第五类软铝丝绞合形成,且相邻层之间的绞合方向相反;每层的绞合节距为该层中第五类软铝丝直径的10~25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超柔软铝导体的电动汽车内部用高压连接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层第五类软铝丝绞合中:外层的节距比内层的节距大,且外层的节距是内层的2~4倍。
4.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或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超柔软铝导体的电动汽车内部用高压连接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绝缘层的厚度为0.5~3.0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超柔软铝导体的电动汽车内部用高压连接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的厚度为0.5mm或0.7mm或0.8mm或1.0mm或1.5mm或2.0mm或3.0mm。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超柔软铝导体的电动汽车内部用高压连接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包带的材料为阻水带或无纺布或聚酯带或玻璃纤维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具有超柔软铝导体的电动汽车内部用高压连接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包带的是以缠绕的方式螺旋包覆在导体外部的。
8.一种具有超柔软铝导体的电动汽车内部用高压连接电缆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含依次进行的以下步骤:
第一步:取多根经过退火处理的直径为0.10~0.45mm的第五类软铝丝在束丝机上进行绞合形成第一绞合层,第一绞合层中的第五类软铝丝的直径是相等的,第一绞合层的绞合节距为该层中的第五类软铝丝直径的10~25倍;另取多根经过退火处理的直径为0.10~0.45mm的第五类软铝丝在第一绞合层外进行绞合形成第二绞合层,第二绞合层中的第五类软铝丝的直径是相等的,第二绞合层的绞合节距为该层中的第五类软铝丝直径的10~25倍;依次类推,形成第N绞合层,第N绞合层中的第五类软铝丝的直径是相等的,第N绞合层的绞合节距为该层中的第五类软铝丝直径的10~25倍;相邻绞合层中:外层的节距比内层的节距大,且外层的节距是内层的节距的2~4倍;第N绞合层完成后形成导体,所述导体的横截面积为1.5mm2~120mm2;相邻绞合层的绞合方向相同;
第二步:在第一步中形成的导体外以缠绕的方式螺旋包覆包带,所述包带的材料为阻水带或无纺布或聚酯带或玻璃纤维带;
第三步:在第二步形成的包带外挤塑包覆上125℃环保阻燃热塑性弹性体TPE或者所述的绝缘层为125℃环保阻燃辐照交联聚烯烃,从而形成绝缘层,牵引、冷却形成具有超柔软铝导体的电动汽车内部用高压连接电缆;所述绝缘层的厚度为0.5~3.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4242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轨道交通车辆用高压动力电缆及其工艺流程
- 下一篇:矿用软电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