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颗粒管道输送自动节能加压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422172.8 | 申请日: | 2014-08-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29482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30 |
| 发明(设计)人: | 代文章;马志广;李宏博;李培;张燕燕;司泰龙;郭家东;李国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代文章 |
| 主分类号: | B65G53/34 | 分类号: | B65G53/34 |
| 代理公司: | 山东济南齐鲁科技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8 | 代理人: | 牛传凯 |
| 地址: | 753000 宁夏回族自***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颗粒 管道 输送 自动 节能 加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在粉末、颗粒状物料的气力输送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颗粒管道输送自动节能加压装置。
背景技术
在长距离使用气力管道输送散装物料时,高压的气源和粉末或者颗粒状的物料通过输送管道输送,在输送管道每隔一段距离就设置一个补气用气力输送器,对输送管进行补充气源。根据管道输送的物质不同,控制通入气体的量,对于最小通气量的把握多采用人工调控。这种调控方式准确性低,融入导致过大或过小。最小通气量过小无法达到补气的目的,从而使得不断增加补气量,使活塞反复摩擦,减少使用的寿命;最小通气量过大时,会造成补气量过大,造成气体的浪费。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颗粒管道输送自动节能加压装置,能够准确调控最小通气量。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颗粒管道输送自动节能加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本体内开设相通的进气腔和出气腔,进气腔和出气腔通过内孔相通,本体设置缸体,缸体内设置活塞,活塞上安装连杆的一端,连杆的长度方向与活塞运动方向相同,连杆的另一端安装阀片,阀片与内孔相配合,进气腔端部安装连接管,连接管与阀片之间设置弹簧,弹簧始终给阀片一个压紧内孔的力,进气腔的侧边开设泻孔,泻孔连通出气腔,泻孔通过连接孔与缸体的进气端相通,阀片的横截面积小于活塞的截面积,本体的侧部设置螺孔,螺孔连通泻孔,螺孔内设置节流螺柱,节流螺柱的顶部开设两端通透的凹槽,凹槽内设置竖向的导向轴,导向轴与节流螺柱的中心线同轴,凹槽设置转动片,转动片中点处上开设竖向的第三通孔,导向轴穿过转动片的第三通孔,本体外侧安装步进电机,步进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转盘,转盘的直径与转动片的长度相同,转盘的端部与转动片的端部通过联动杆连接,联动杆的两端分别与转盘、转动片铰接,连杆为两段,两段之间为通过数个竖板连接,竖板之间形成竖向通透的通风腔,通风腔内设置斜撑杆,斜撑杆的两端分别连接相邻的竖板。
为进一步实现本发明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所述的本体的端部为可拆卸的端盖,本体的端部外周和端盖外周均设置连接环,本体上的连接环和端盖外周的连接环上对应开设透孔,每个通透孔内设置相互配合的连接螺栓和连接螺母。所述的本体外周设置固定环,本体上的连接环和固定环之间设置竖向的数个挡板,每两个挡板为一组,一组挡板位于连接螺栓的两侧,一组挡板之间的外端设置顶盖,顶盖与其中一个挡板铰接,顶盖上开设长条形的第二通孔,连接螺栓的螺杆朝向固定环,连接螺栓上配合设置螺帽,螺帽上安装横片,横片上开设长条形的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均内穿过竖板,竖板的顶端设置上横板,竖板的底端设置下横板,第一通孔的长度大于下横板的长度,第二通孔的长度小于上横板的长度,上横板上设置蝴蝶螺栓,蝴蝶螺栓穿过上横板与顶盖配合。所述的缸体的出气端内开有导向的直筒,连杆与直筒配合处设至环形的凸起,凸起外周设置第二密封圈,凸起与直筒密闭配合。所述的主体上固定有压力表,压力表与泻孔连通。所述的出气腔连接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连接输送物料的输送管道;在出气管和输送管道之间固定有单向阀。所述的连接管与进气腔为螺纹配合连接。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调控最小通气量时,通过步进电机的精确转动,调整节流螺柱与螺孔之间的配合部分,从而对最小通气量进行微调,能够根据输送的物料不同达到最佳的最小通气量,避免最小通气量过大或过小的问题,从而延长本发明的使用寿命,避免浪费气源。本发明还具有结构简洁紧凑、制造成本低廉和使用简便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Ⅰ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的Ⅱ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是沿图3的C-C线的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1的A向视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1的B向视放大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的Ⅲ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8是沿图1的D-D线的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本体 2节流螺柱 3泻孔 4压力表 5缸体 6第一密封圈 7活塞 8直筒 9第二密封圈 10连杆 11凸起 12端盖 13出气管 14输送管道 15单向阀 16出气腔 17内孔 18阀片 19弹簧 20连接管 21进气腔 22步进电机 23转盘 24联动杆 25转动片 26凹槽 27导向轴 28第三通孔 29横片 30第一通孔 31第二通孔 32上横板 33蝴蝶螺栓 34连接螺栓 35连接螺母 36挡板 37竖板 38螺帽 39顶盖 40下横板 41连通孔 42螺孔 43连接环 44固定环 45通风腔 46竖板 47斜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代文章,未经代文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2217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滑轮组的多功能装卸机
- 下一篇:自动传送机挂钩





